阅读记录

第10章 龙虎山中风云变,紫霄宫内觅真言(一)[1/2页]

红尘修行:证道之路 乱七八糟的思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风卷着浑浊的浪涛拍打着堤岸,那股腥甜的土味,与不久前都天煞阵中弥漫的血气,诡异地混合在一起,直冲鼻腔。我下意识地握紧了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方圆数里生机尽绝的枯黄景象,如同烙印,在我脑海中反复灼烧。那不是法术,那是吞噬生命的深渊。
     师父站在我身侧,江风吹得他略显凌乱的鬓发贴在脸颊上,遮住了他眼中的疲惫,却遮不住他凝重的神色。那枚来自龙虎山的天师符诏,在他掌心燃尽的最后一缕青烟,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中。
     “清扬,”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显然动用青木长生诀的代价远比他表现出的要大,“我们即刻动身,前往龙虎山。”
     我重重点了下头,喉咙发干,说不出话。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他那只空着的手上,就在片刻之前,那只手还托着那张写有“速来龙虎,事关国运”的符纸。国运……这两个字,于我而言,比头顶的苍穹还要遥远,比脚下的江水还要虚无。可现在,它们却化作了沉甸甸的枷锁,扣在了我和师父的身上。
     我垂下眼帘,看向手中的司南。这件得自白鹿仙子的法器,此刻不再只是冰冷的青铜。指针微微颤动着,不再指向西方洛阳的方向,而是坚定不移地遥指东南。我鬼使神差地催动丹田,将一缕微弱的星枢之力渡入其中。
     嗡——
     司南在我掌心发出一声轻鸣,指针疯狂地旋转起来,快得只剩下一道残影。刹那间,一幅奇异的景象在我眼前展开。不再是现实中的山川河流,而是一片深邃的星空。一条由无数微光星辰铺就的道路,自我的脚下蜿蜒而出,穿透了眼前的迷雾,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那路的终点,似乎有某种宏大而威严的气息在召唤。
     “师父,这司南……”我将司南递到他面前,声音因这奇景而有些颤抖。
     师父接过司南,入手的一瞬,他也微微一怔。他闭目感受了片刻,才缓缓睁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惊叹与了然:“星枢既已认主,这司南便不再是凡物。它引动的并非地磁,而是天地气机,是星辰之力在你身上的呼应。清扬,这或许是白鹿仙子为你留下的另一份指引,一条……生路。”
     我们没有再走官道。司南星路指引的方向,尽是人迹罕至的崎岖山径。密林、沼泽、断崖,成了我们新的旅伴。白日赶路,夜晚则寻一处隐蔽的山洞或废弃的庙宇歇脚。师父会布下简单的警戒法阵,而我则负责守上半夜。
     旅途并不平静。光明教的追杀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那是一个雨夜,我们栖身于一座破败的山神庙中。雨水顺着屋顶的破洞滴落,在地上积起一滩滩水洼。篝火噼啪作响,映着我和师父沉默的脸。突然,庙外传来一阵极轻微的、被雨声掩盖的脚步声。
     师父的眼睛在火光中蓦然一睁,对我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我立刻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将手按在了背后的剑柄上。
     “嘿,青玄子,别躲了。教主有令,你师徒二人的头颅,可是大功一件!”一个阴冷的笑声穿透雨幕,在庙宇中回荡。
     话音未落,七八道黑影如鬼魅般从四面八方破窗而入,手中弯刀闪烁着淬毒的绿光,直扑我们而来。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气息,与长江渡口那些教徒如出一辙,但更加精悍、致命。
     师父长袖一甩,几道青光符箓激射而出,在半空中化作藤蔓,缠向当先的几人。他沉声喝道:“清扬,结阵!”
     我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掐诀,丹田内的星种应声而动。《观道遗稿》中那幅星纹防御阵图瞬间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我以指为笔,引动星枢之力,在身前的地面上飞速刻画。一道道银色的光痕亮起,交织成一幅繁复而玄奥的图案。
     “起!”
     随着我一声低喝,一个半透明的、布满星辰纹路的护罩拔地而起,将我和师父笼罩其中。
     “铛!铛!铛!”
     数柄弯刀几乎同时砍在护罩上,发出一连串刺耳的金属撞击声,激起阵阵涟漪,却未能撼动其分毫。
     一名领头的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星枢之力!果然在你身上!拿下他,教主重重有赏!”
     攻击变得更加疯狂。护罩剧烈地晃动起来,我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丹田内的星种急剧地明暗闪烁,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一股熟悉的虚弱感开始蔓延,眼前阵阵发黑。
     “清扬,守住心神!”师父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在我耳边炸响。
     我咬破舌尖,剧痛让我精神一振。我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阵法的维持之中。我能感觉到,师父就在我身后,他的气息沉稳如山,不断有法术从护罩的缝隙中穿出,精准地击中外面的敌人。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攻击渐渐稀疏。当我几乎要支撑不住,护罩上的星光都已黯淡到几不可见时,庙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剩下的黑衣人如潮水般退去,消失在茫茫雨夜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护罩“啵”的一声碎裂,我再也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浑身被冷汗浸透。丹田里的星种黯淡无光,微微颤抖,像一只受了惊吓的萤火虫。
     师父走过来,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只温暖的手掌贴在我的后心。一股平和醇厚的气流缓缓渡入我的体内,安抚着我躁动的气机。许久,他才收回手,面色比之前更加凝重。
     他为我把脉,指尖在我腕上停留了很久,久到外面的雨都停了。
     “星枢之力霸道绝伦,远超你如今的修为所能驾驭。你这是在饮鸩止渴。”他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枚丹药递给我,“此后,不到生死关头,绝不可再如此强行催动。你的根基要紧。”
     我接过丹药服下,一股暖流化开,身体的虚弱感稍稍缓解。我郑重地点了点头,将他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修炼的方式。每晚打坐,我不再急于求成地追求“入静”,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境界。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自己身体的“内视”与“调理”上。我能清晰地“看”到丹田中的景象:那颗星种悬浮在中丹田,每一次呼吸,都会引动它微微的起伏;而在下丹田,那团原本模糊的炁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精纯,一丝丝地向中央那颗虚幻的“真种子”包裹、渗透。
     几天下来,我惊喜地发现,星种与真种子似乎都壮大了一圈,上面镌刻的神秘符文,也从模糊不清变得棱角分明。力量不再是单纯的爆发,而是一种可以被掌控、被安抚的伙伴。
     就这样,在逃亡与修行交织的节奏中,我们跋涉了十数日。当连绵的群山出现在地平线上,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一条青龙与一头白虎盘踞嬉戏时,我知道,我们到了。
     “那便是……龙虎山么?”我站在一处山岗上,眺望着远方的仙家景象,声音有些干涩。那恢弘的山势,仿佛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一路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弛。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路拾级而上,越是靠近,那股磅礴的正气就越是清晰。它不同于白鹿洞天的灵秀空明,也不同于师父青木长生诀的温润生机。这股气息,是阳刚、是威严、是煌煌天威,仿佛能涤荡世间一切阴霾与邪祟。行走其中,连呼吸都变得顺畅了许多。
     在半山腰的一处平台,一座道观的山门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山门前,一位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年轻道士,眼神锐利地将我们拦下。
     “两位请留步。”他的声音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惕,“此乃龙虎山正一派道场,非请不得擅入。”
     师父上前一步,稽首为礼,姿态不卑不亢:“贫道青玄子,携劣徒林清扬,奉天师符诏,前来拜见张天师,有要事相商。”
     那年轻道士听到“青玄子”三字时,眉毛微微一挑,目光在我们二人身上来回打量,最后落在了我的脸上。
     “青玄子道长……林清扬道友?”他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随即,他的脸色猛然一变,像是想起了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两位,可是从洛阳白马寺而来?”
     我的心猛地一沉。志诚大师托付书信,显然与天师早有联络。可他为何还要多此一举?难道……光明教的触手,已经伸到了这里?或者说,我们的行踪,早已在某些人的监视之下?我下意识地握紧了剑,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密林。
     师父却面色如常,仿佛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只是淡淡地颔首:“正是。”
     那道士眼中的神色变得极为复杂,有惊疑,有审视,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忌惮。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内心挣扎。最终,他侧过身,让开了道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天师已在紫霄宫等候多时。两位,请随我来。”他的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恭敬,却也多了几分疏离。
     紫霄宫,龙虎山主峰之巅,正一道的权力核心。
     通往山顶的道路,不再是寻常的石阶,而是以整块的汉白玉铺就,蜿蜒向上,隐入云海。沿途,随处可见正在修行的道士。有的在悬崖边吐纳,呼吸间白气如龙;有的在松树下演练剑法,剑气纵横,松针簌簌而落;更多的,则是在殿宇中诵读经文,那汇聚在一起的诵经声,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与山间的风声

第10章 龙虎山中风云变,紫霄宫内觅真言(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