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故乡余韵,初试锋芒(二)[2/2页]

红尘修行:证道之路 乱七八糟的思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城的那几日,我跟随师父表面四处随意闲逛,其实很有目的性,主要是想收集些修行资源或修行界动态的零散消息。师父曾言:“一则想让你开开眼界,二则我们也得找寻一些线索,修行不光刻苦就行,还需要机缘,有时甚至在说书茶馆、大妈们的八卦中发现线索。还有就是给你购买些修行资源和赚钱。修行,财、侣、法、地一样都不能缺,你师父不才,缺呀!”
     听了师父的话,我走在路上,若有所思。这城果真人声鼎沸,街巷纵横交错。我们白天混迹于茶楼客栈,夜晚则投宿在一家僻静的客栈小院里。几天里,我见识到世间百态:有落魄武者在街边耍刀卖艺,只为换得一壶浊酒;有商贾在高楼里灯火通明,运筹帷幄间里,金银如流水般进出;更有一些披着道袍或僧衣的修行者云游此地,到处宣扬各自门派经义,表面或许清静,暗里却不乏利益纠葛,但我们想要的,一样也没遇到。
     某日黄昏,我在一座专卖字画古董的铺子里闲逛之时,意外发现了一卷颇为古旧的手稿,封皮已破损严重,上面只依稀可辨“观道遗稿”四字,似乎年代久远。
     掌柜见我对这残卷感兴趣,便开口要价颇高,并吹嘘说这手稿里记载了什么“先贤观道心得”,乃绝世珍品。师父在一旁微笑不语,我则有心想一探究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且不计是否真有价值,最终以远高于普通手札的价格将它买下。回到客栈,我们迫不及待翻开,发现这手稿多处缺页残破不堪,上面文字既有策论般的议论,也有诗词一样的抒怀,还夹杂一些看似法诀的符号,实在令人难以一时琢磨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师父反复端详,摇头道:“仅从字里行间判断,是一位自命清高的散人随手记录的,只是涉猎颇杂,未必具备完整系统的修行价值。”说罢便示意我收好,也不甚在意。
     可当夜我独自在灯下翻看,却隐约从那破损的字句中读出一丝沉郁壮阔之意。譬如其中一段谈到:“大道如星河灿烂,然人心之幽暗,又岂止碌碌凡尘?”阅读这些文字,我脑海里似乎又浮现起那梦中星空的场景,仿佛无形之中有股力量在牵引我的思绪。
     我翻到后半部分,居然还瞧见几句诗意,比方说“一梦千秋或成空,自有星光照山河”;再往后翻,赫然出现几段口语化的提醒,提到“若能证道,当须自省诸因果,莫执于形,莫困于相”。我心直觉这话语与自己心境多少有些契合,一口气翻完,只觉余韵无穷,却难以完全领会。
     那几日,我常抱着这残稿默默诵读,师父看在眼里,也不出言阻止,只淡淡地说道:“既然你有兴致,便花些心力研读吧。或许,它能给你一点启示。”于是这本“观道遗稿”在我手中渐渐变得珍贵起来,常常让我夜深人静时陷入对天地、对自身、对“证道”更深的遐思。
     另一方面,在安州城中那些明里暗里的风吹草动,也让我不得不保持警惕。我偶尔会在客栈附近察觉到似曾相识的阴冷气息,虽稍纵即逝,却足以让我心生警觉,生怕再度遭到神秘人的袭击。师父似乎也留意到了这些异常,但他并未慌张,只是将客栈的小院布下阵法,叮嘱我夜间不得外出。
     就在我以为平静的日子会这样一直时,一件突发的事情,最终,让我们不得不离开安州城。
    喜欢。
  

第3章 故乡余韵,初试锋芒(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