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4章 圣僧脱胎凌云渡,佛祖传经藏机谋[1/2页]

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 行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僧重新站回船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肉身顺着河流渐渐飘远。
     一旁的猪八戒和沙僧见状,瞬间摆出攻击姿势,还好被白墨和孙悟空及时拦了下来。
     唐僧心有余悸,深知刚刚若不是宝幢光王佛出手拉自己一把,恐怕神魂都会被河水消融,哪还能像现在这样只是丢了一副皮囊。
     唐僧赶忙朝着宝幢光王佛鞠躬感谢。
     宝幢光王佛微笑着将手搭在唐僧肩头,唐僧顿时感觉一股力量顺着手臂传入体内,同时也说不出话来。
     宝幢光王佛轻轻摇头,说道:
     “举手之劳,圣僧坐稳了。”
     唐僧心里明白,有些事心里清楚就好,无需多言。
     他牵引着体内那股温暖的力量,逐渐构建出一具崭新的身躯,修为直逼伪圣之境。
     而一旁的宝幢光王佛担心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便出手将唐僧的修为压制住。
     不多时,小船稳稳抵达岸边。
     宝幢光王佛身为圣人化身,感知敏锐,自然察觉到唐僧神魂中隐隐有后土的力量波动,当下心中稍安,只是轻声叮嘱道:
     “圣僧,真经其实就在心中,不妨多回头看看。”
     说罢,他看了一眼白墨,便撑着船缓缓消失在河面上。
     白墨只觉对方那一眼仿佛将自己浑身上下都看透了一般,不过庆幸这具身躯的神魂是从本尊神魂中分离出来的,否则自己的来历恐怕真要被对方看穿。
     孙悟空则施展神通,帮唐僧将身上的水蒸干,随后一行人继续朝着大雷音寺进发。
     宝幢光王佛站在凌云渡的船上,望着白墨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
     “遁去的一,怪不得老君会选他。”
     唐僧一行人沿着山路向上,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青松林,只见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正围坐在一起谈论佛法。
     白墨微微挑眉,心中暗自思忖:
     这就是那群念经还不忘讨要黄金的和尚?
     那伙人瞧见唐僧等人,慌忙起身,恭敬地鞠躬行礼。
     唐僧礼貌地回敬了一下,便带着众人继续向上走去。
     不久,他们来到大雷音寺的山门口。
     唐僧深吸一口气,倒不是因为紧张。
     毕竟他曾在这灵山中修行过百年之久,只是时隔百年,眼前的灵山比他离开时愈发豪华,规模更胜往昔。
     想来多半是那些妖魔、坐骑,以及僧人、罗汉、菩萨在讲经说法时,向信徒大肆传教勒索的“功劳”。
     只见山门口站着两个罗汉,原本此处该是四大金刚把守,可惜四大金刚已被白墨和孙悟空打死。
     如今这两位,是十八罗汉中的成员。
     那两位罗汉见唐僧到来,开口问道:
     “圣僧来了?”
     唐僧赶忙鞠躬回应:
     “是弟子陈玄奘到了。”
     说着,便要举步跨门进入,却被两个罗汉伸手拦住。
     那两个罗汉原本冰冷的脸上,堆起虚假的笑意,说道:
     “圣僧稍等片刻,容我等禀报之后,您再进去不迟。”
     唐僧眼睛一眯,心中已经了然,若不是自己自称“弟子玄奘”,恐怕这两个罗汉根本不会让自己进门。
     随着罗汉层层向上汇报,最终,唐僧前来的消息传到了如来佛祖耳中:
     “唐朝圣僧,已至宝山,前来取经。”
     如来佛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随后召集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令他们两行排列整齐,接着传下金旨,宣唐僧进见。
     八大菩萨中的观音和地藏并未到场。
     地藏因常驻地府,没来倒也情有可原,但观音的缺席,让如来不禁微微皱眉。
     “观音大士为何没有前来?”
     文殊和普贤在下方摇了摇头,上前一步说道:
     “禀报我佛弟子前往普陀山寻观音大士却已人去楼空,如今却不知观音大士在何处。”
     如来听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如今的四大金刚,皆是重新挑选出来的。
     他们的修为是硬生生被推到大罗金仙之境,与之前的四大金刚相比,实力不知弱了多少倍。
     而且,灵山的众多仙佛,在之前的战斗中死伤惨重,几乎被大换血。
     至于其他佛祖,除了孔雀大明王,竟无一人到场。
     唐僧牵着马,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上大雄宝殿。
     唐僧对着如来拜了一拜,随后面上恭敬地递出通关文牒。
     而猪八戒、沙僧、孙悟空和白墨,却丝毫没有下跪行礼的打算,他们神色坦然地站在原地。
     如来见状,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终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取经一事的关键人物便是唐僧。
     而一旁的孔雀大明王却死死的盯着孙悟空和白墨。
     如来接过通关文牒,随意翻看了几页,随后又归还给唐僧。
     唐僧再次上前行礼,启道: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历经千辛万苦,遥诣宝山,拜求真经,只为普济众生。”
     “还望我佛祖慈悲垂恩,早日赐下真经,让弟子能顺利回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来脸色瞬间一冷,心中暗道:
     好一个大唐来的玄奘!
     金蝉子,你转世轮回了几遭,竟连自己的师门都不认了,如此忘恩负义、背师叛祖,看来还得敲打你一番才行。
     紧接着,如来佛祖张口施展梵音神通,一边严厉责骂,一边将虚假的记忆强行植入唐僧脑海。
     “陈玄奘,你那东土所在乃是南赡部洲。”
     “只因这片土地天高地厚,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致使你大唐百姓大多贪婪嗜杀,荒淫无度且谎话连篇,欺诈成性。”
     “他们既不尊崇佛教,也不亲近善缘,又无视日月星辰,更不重视五谷农事。”
     “你大唐百姓这般不忠不孝、不义不仁,昧心为已行事,大斗小秤坑人,肆意害命杀牲,造下无边罪孽,恶事做尽,已然罪大恶极,终致地狱之灾。”
     “那些死后的大唐百姓,将永远堕入幽冥,世世代代劳累受苦,只能投胎为猪牛羊等牲畜,以自身偿还罪孽,用血肉供人食用。”
     “其余百姓更是永堕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只能终日在痛苦中煎熬。”
     “你那大唐虽有孔氏留下的仁义礼智之教,帝王更替,设有绞斩罪犯的刑罚,但行事做法愚昧无知,不得要领。”
     “我今日手中有三藏真经,可助人超脱苦海,解除灾祸。”
     “这三藏真经,其中《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此真经乃真正的修真之途,正善之门也。”
     “天下四大部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等,无所不载。”
     “你们不远万里而来,我本欲将真经全部赐予你带走。”
     “然而,你那大唐之人,愚昧无知且冥顽不灵,时常毁谤真言,根本不识我沙门之奥义。”
     言罢,如来转头吩咐道:
     “托塔罗汉、笑狮罗汉,

第304章 圣僧脱胎凌云渡,佛祖传经藏机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