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6章 龙宫聚议谋出路,圣僧挥毫留善名[2/2页]

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 行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可现在的问题是,如今剩下的三海已经被天兵天将包围,要是他们敢不上天,玉帝真敢当场下令围剿龙族。
     东海龙王猛地喝了一口杯中酒水,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
     “我们几个老东西已经活了这么久,也该为小辈儿们做些事情了。”
     “一会儿我们一同上天庭献出神魂进入封神榜,等此番风波过后,天兵退去,我亲自去与花果山交涉。”
     “要是花果山不刻意为难我龙族,那我们龙族龙子龙孙便加入他花果山。”
     “要是花果山也和天庭一样,咱们再去找灵山商量。”
     “至于玉帝知道后,我们几个老伙计要承受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小辈们能活下去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见剩下的三海龙王陷入了沉思。
     他们不敢确定花果山就一定比天庭好,也不敢轻易赌上龙族的未来,去承受花果山可能引发的天庭和佛门的怒火。
     但他们现在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弱小就意味着没有话语权,甚至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因为无论是单独加入花果山或者佛门,亦或是两方都尝试加入,他们都没有资格谈条件。
     甚至可能会被威胁,被迫签订仅仅比天庭好一点的不平等条约。
     佛门的行事风格,三界众人有目共睹,相比之下,花果山确实要好上许多。
     这也是东海龙王决定先找花果山,再考虑佛门的原因。
     一方面是花果山有太上老君坐镇,另一方面,待在花果山,自己的龙子龙孙或许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四海龙王心意已决,便一同前往天庭面见玉帝。
     而在白墨这边,三日之后,凤仙郡果然风调雨顺。
     凤仙郡郡侯虽说失去了之前一些相关记忆,但他并不愚笨。
     从孙悟空与天神对话时对玉帝的态度,以及明知是玉帝禁止降雨却依旧降雨的举动,他便能察觉到白墨一行人绝非普通神仙。
     因此,凤仙郡郡侯一心想要好好挽留这几位。
     毕竟,说不定哪天郡里的人一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了哪位上神,凤仙郡又得面临三年大旱。
     但若是能赢得这几位的好感,凤仙郡未来或许就能一直风调雨顺。
     随后,凤仙郡郡侯大摆宴席,强行挽留唐僧一行人住了半月。白墨自然猜到了郡侯的心思,也并未加以阻拦。
     半个月后,新寺庙建成,凤仙郡郡侯亲自前来邀请唐僧一行人去为寺庙题名。
     唐僧看着眼前的寺庙,只见殿阁巍峨耸立,山门壮丽非凡,不禁惊讶道:
     “这工程如此浩大,为何能如此迅速建成呢?”
     凤仙郡郡侯恭敬地回答:“下官日夜催促工匠,让他们一刻不停赶工,这才匆忙完工,特请诸位老爷前来看看。”
     白墨微笑着称赞道:“郡侯当真是贤能能干之人啊!”当下众人便一同来到新寺。
     白墨从祥云袋中取出大量粮食,以此帮助凤仙郡解决耕种期间粮食短缺的问题。
     唐僧拿起毛笔,思索片刻后说道:
     “若要留名,此寺当唤作‘甘霖普济寺。”
     凤仙郡郡侯连声称道:“甚好!甚好!”
     随后用金贴广招僧众,让他们侍奉寺庙香火。同时,在殿左边立起四众生祠,每年四季都进行祭祀。
     之后,唐僧再次提出告辞。那一郡的百姓深知留不住他们,便各自准备了四季的衣服相赠,然而唐僧一行人分文不收。
     郡中的百姓、官员等人,声势浩大地奏响鼓乐,高举旌幢,送行三十余里仍不忍分别。
     众人掩面垂泪,目送唐僧一行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返回。
     (原着中这一章,孙悟空在人情世故方面处理得极为妥当。)
     (龙王们为凤仙郡下雨之时,孙悟空让四部众神都现身显圣,还代替凤仙郡郡侯向众神承诺:“这郡界中人家,供养高真,遇时节醮谢。列位从此后,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还来拯救拯救。”)
     (孙悟空这一番话,不仅确保了凤仙郡未来风调雨顺,还让参与降雨的众神年年都能获得大量香火供奉。)
     (而凤仙郡的百姓,为了年年都有好气候,即便身处灵山脚下,平日里礼佛,但实际上说到底还是供奉着玉帝。)
    喜欢。
  

第276章 龙宫聚议谋出路,圣僧挥毫留善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