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0章 坐禅隔板连破局,断头还魂暗存生[2/2页]

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 行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与太上老君早已貌合神离,只不过尚未公开决裂罢了。
     玉帝揉了揉眉心,觉得太白金星所言确实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毕竟,只有打破道教对降雨权的垄断,天庭和佛门方能在三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原着的解读层面,这里有很多细节是作者没说的,在这里补充一下。
     就拿车迟国的三位国师来说,他们的真实身份其实颇具争议。
     从原着情节来看,虎力大仙死去时,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惊呼:
     “我师兄已是命到禄绝了,如何是只黄虎!”
     “这都是那和尚惫懒,使的掩样法儿,将我师兄变作畜类!”
     “我今定不饶他,定要与他赌那剖腹剜心!”
     而鹿力大仙丧命之际,羊力大仙也悲愤道:
     “我师兄既死,如何得现兽形?”
     “这都是那和尚弄术法坐害我等。等我与师兄报仇者。”
     由此可见,很难确凿地判定这三位国师究竟是不是妖怪,亦或是原本身为人类,却在被孙悟空击杀后变化成妖怪的模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少读者在看原着时,心中都会涌起一个疑问:
     既然都知晓孙悟空神通广大,这三位国师为何还执意与他比试?
     实际上,原因并不复杂。这三位国师能够在车迟国立足,并享有尊崇地位,其根本依仗便是五雷法。
     然而,孙悟空从一开始就设法让他们赖以生存的五雷法失效。
     用原着三位国师自己的话来讲:
     “那和尚破了我们的法术,败坏了我们的名声,若是不赢,还怎么有脸留在车迟国。”
     再者,这三位国师对车迟国国王可以说是忠诚至极。
     在原着里,孙悟空逼迫车迟国国王下令,让三位国师继续与他比试。
     尽管三位国师明知此去可能会死,却依旧毅然决然地接受挑战。
     这情形与乌鸡国的青毛狮子精颇为相似,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极有可能是为了打压道教而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哪有什么所谓“做好事的道士”,分明就是四个妖怪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本质上是一部针对明代嘉靖皇帝的长篇讽刺小说。
     当孙悟空最初得知车迟国尊崇道教、打压佛教时,不禁说道:“想必是道士做了皇帝。”
     这无疑是在暗指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长达六十年不上朝,整日沉迷于道教,甚至还为自己加封了道号。
     不仅如此,前面提及的乌鸡国情节同样是对嘉靖皇帝的讽刺。
     在历史上,嘉靖皇帝为求长生不老,在皇宫内大量种植芭蕉树,每日天不亮便驱使宫女采集芭蕉叶上的露水吸食,还不让吃饭,并用宫女们的经血混合铅毒来炼制仙丹。
     这般行径残忍至极,最终逼得宫女们在夜晚试图用绳子勒死嘉靖皇帝,如此荒诞之举,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在乌鸡国的故事中,井上恰好种着一棵芭蕉树,说的正是这件事情。
     车迟国的三位国师,实则对应着嘉靖皇帝极为信任的三个道士:陶仲文、邵元杰和蓝道行。
     其中,陶仲文的地位之高,甚至远超车迟国三位国师。
     在嘉靖统治时期,官员们若想晋升高位,就必须极力追捧道士。
     最为典型的便是内阁首辅严嵩,他联合道士通过跳大神的方式,污蔑竞争对手上任会祸国,致使嘉靖皇帝直接将对方处死,从而得以权倾朝野。
     直至陶仲文去世后,明朝第一清官海瑞上书直言:
     “陛下不是说他有本事帮陛下求得长生吗?怎么他反倒先陛下而去了?他都无法长生,陛下又怎能实现长生之愿?”
     这番话令嘉靖皇帝恼羞成怒,两个月后便一命呜呼。
     这些细节都充分揭示了《西游记》对当时社会现象和统治者荒诞行为的深刻讽刺。
    喜欢。
  

第200章 坐禅隔板连破局,断头还魂暗存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