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9章 颓势初显![2/2页]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断笔孤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是在山东战场,经过两场激烈的战役后,国府方面损失惨重,十几万的精锐部队如流星般陨落。
     然而,这一切其实并非完全无法避免。国府内部自然也有一些有本事、有能力的人物,比如担任山东保安总司令的王佐公,他早就洞察到在山东开战必将导致失败的结局。
     于是,在战争尚未正式爆发之前,他就已经多次向陈长官提出建议,强调必须对现有的战略布局进行调整和改变。他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对方并非是消极地撤退,而是在实施一种更为精妙的战略转移。
     基于这样的判断,他坚决反对派遣部队前往莱芜一线。相反,他主张以博山为据点,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明水一带。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为部队提供足够的回旋空间,还可以巧妙地制造出一些迷惑敌人的假象,从而更好地试探出敌人的真实意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这些合理建议却遭到了陈长官的无情驳回。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毅然决定亲自飞往南京,当面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到达南京后,他详细地向陈长官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以及这样做的种种好处。但遗憾的是,由于他的那位恩师与陈长官都对他的方案持反对意见,最终还是决定命令他立即派遣部队前去截击正在向北撤退的敌军。
     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尽管他内心对这一决策存在诸多疑虑,但军令如山,他也只好遵命行事。于是,他派出了第二绥靖区的李副司令官率领一部分幕僚人员组成前方指挥所,前往前线指挥第十二军、整编第四十六师以及后续的第七十三军,执行截击敌军的任务。
     1947年2月18日,李副司令率领着他的部队,迅速而有序地抵达了指定地点,结果一头钻进了对方早就准备好的口袋阵。
     2月19日,莱芜战役正式打响,仅仅五天,战局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国军六万余人在这场战役中被歼灭,而李副司令也不幸被生擒活捉。
     经历了这场惨败后,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他深刻地意识到,现在的山东战场主动权已经完全不在他们手中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再次向上级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放弃济南,将现有的部队撤至兖州以南地区,与徐州一带的部队联成一片,共同抵御敌军的进攻。
     然而,他的恩师却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坚持要求固守济南。尽管他深知固守济南的风险极大,但他的恩师却固执己见,丝毫不为所动,他没办法只能服从命令。
     不得不说,王佐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是针对当时困局的最佳解决方案。然而,这些建议却无一例外地被刚愎自用的上级一一驳回。这不仅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更为他后来的兵败被俘埋下了伏笔。
    喜欢。
  

第259章 颓势初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