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维度世界,李振宇逐渐适应了“概念具现”的规则。当他尝试触碰“时间”的具象化形态——那团由无数光丝缠绕的银白漩涡时,光丝突然如活物般钻进他的意识,带他看到了自己旅程的“全景图”:
从凡世邮局的起点,到星际间的流浪,再到维度之壁的跨越,每段经历都像串在光丝上的珍珠,而在更高维度视角下,这些珍珠竟相互渗透、交织——他在凡世讲的故事,滋养了星际生灵的“情感根脉”;在星际传递的善意,又化作凡世轮回谷的“生机种子”。
“原来所有旅程,都是更高维度的‘因果共振。”李振宇喃喃自语。此时,彩色线条生灵再次浮现,这次它的形态更加清晰,像是由李振宇所有“善意记忆”凝结而成:“你已触碰到‘维度共振的边缘,该去‘概念枢纽看看了。”
跟随生灵指引,李振宇来到一片由“基础概念”构成的领域。这里,“存在”是坚固的基石,“消亡”是溶解的泡沫,“爱”与“恨”化作两条相互缠绕的光蛇,不断吞噬又重生。在枢纽中心,悬浮着一颗巨大的“概念之核”,核内跳动着宇宙最原始的规则。
当他靠近概念之核,核内突然投射出无数画面:某个文明因过度执着“永恒”,将自身转化为能量体,却失去了“存在”的实感;某群生灵摒弃“爱恨”,虽获得绝对理性,却让文明沦为冰冷的数据。这些画面像警示,也像考题。
李振宇试着将自己旅程中的“平衡之道”注入概念之核——把“永恒”与“消亡”的光丝编织成循环的绳,让“爱”与“恨”的光蛇化作彼此的影子。概念之核顿时发出柔和的光,原本冲突的概念开始和谐共舞。
“你重塑了基础概念的平衡。”彩色生灵的声音带着欣慰,“现在,你有资格进入‘维度之镜,那里藏着更高维度对你的‘终极映射。”
维度之镜是一面悬浮的透明晶体,倒映的却不是李振宇的形貌,而是他旅程中所有“被改变的因果”:凡世孩子因他的故事成为星际史学家,记录下更多温暖;沉默星域的“声音”化作宇宙通用语,消解了无数文明的误会……这些“映射”不断生长,最终化作一颗新的“文明种子”,飘向未知的维度。
“你的旅程,早已不是个人的行走,而是‘文明传递的星火。”生灵说,“现在,你可以选择‘回归或‘超脱——回归低维度继续传递,或留在更高维度成为‘概念守灯人。”
李振宇望向维度之镜,镜中自己的身影与无数文明的光重叠。他想起凡世孩子的眼睛,想起星际生灵对故事的渴望,轻声说:“我要回去。不是因为没悟透,而是因为——传递本身,就是‘道的一部分。”
当他再次踏入维度之壁的通道,彩色生灵赠予他“概念种子”——这颗种子能在低维度播撒更高维度的善意。虫洞的光包裹着他,这次回归,他不再是单纯的旅人,而是“维度共振”的纽带,要把更高维度的平衡智慧,带回充满烟火与挣扎的凡世、星际,让每个生灵都知道:我们的故事,在更高维度,也闪闪发亮。
踏入更高维度许久,李振宇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里的“生灵”形态诡谲,有的是由纯粹的数学公式构成,线条流
第20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