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在虫洞的光晕里穿行时,怀里的旧信被气流轻轻吹动。他伸手按住信纸,指尖触到那句“它们一定在对我笑”,突然想知道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虫洞在凡世的海边张开,恰逢日落。橘红色的光洒在海面上,真的像有无数发光的鱼在游动。他沿着沙滩往前走,看到个白发老人正坐在礁石上,手里拿着根鱼竿,鱼线垂在水里,却不像在钓鱼,更像在等什么。
“小伙子,看你面生得很。”老人回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夕阳,“是来旅游的?”
李振宇看着他手里的鱼竿——竿身上刻着条小鱼,和当年那枚糖画的形状一模一样。“您小时候,是不是寄过一封信到‘宇宙尽头?”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那时候不懂事,听村里的阿宇爷爷说有会发光的鱼,就真以为宇宙尽头能收到信。”他拍了拍身边的礁石,“坐。后来我成了渔民,真在海里见过发光的鱼群,它们绕着船游的时候,真的像在笑。”
李振宇坐下,听老人讲这些年的事:他守着这片海,看着渔村变成小镇,看着孩子们像他当年一样,追着发光的鱼跑;他没去过远方,却总对孙子说“海的尽头有星星,星星上住着像阿宇爷爷那样的人”。
“阿宇爷爷?”老人突然想起什么,“你和他有点像,眼睛里都带着光。”
李振宇笑了,没解释。夕阳落进海里时,老人收起鱼竿:“该回家给孙子讲故事了,就讲‘会发光的鱼和宇宙尽头的信。”
看着老人的背影,李振宇摸了摸怀里的信。原来有些牵挂,不用刻意回应,也能在岁月里长成温暖的形状——就像他当年种下的“桂影”树,如今已亭亭如盖;就像他在白矮星上种下的烬晶,此刻或许正结出新的星子。
他站起身,银叶环在腕间亮起,与海面上的波光遥遥呼应。虫洞在身后张开,这一次,他没急着离开,而是站了很久,看夕阳的最后一缕光没入海面,看第一颗星星在天上亮起。
原来“无所愧疚”,就是看着自己珍视的人和事,在各自的轨道上好好生长;就是知道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在给这个世界添了点光——哪怕只是让一个孩子相信“会发光的鱼真的存在”,让一颗死寂的星核长出新的晶体。
虫洞的光渐渐裹住他的身影,怀里的旧信轻轻颤动,像在说“再见”。他知道,自己还会回来,或许是看“桂影”树的新花,或许是听老人讲新的故事,或许只是坐在海边,再看一次发光的鱼群。
而现在,该去下一个地方了。带着凡世的海风,带着孤独星球的光,带着所有没说出口的牵挂,继续走下去。
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踩着星光
第196章 一毛一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