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凤,桃李争辉;芝兰玉树,生于庭阶。
古之圣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画八卦,测天地之变;大禹疏九河,平水土之患;周公制礼,序人伦之常;孔子删述,明诗书之教。于是有宫室以避寒暑,有舟车以济不通,有文字以载古今,有礼乐以别尊卑。
然寰宇之变,未有穷已。沧海或为桑田,高岸或为深谷。昔者共工怒触不周,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夏桀无道,天乃降灾,赤地千里;商纣失德,民乃归周,牧野鹰扬。此天道之循环,人事之代谢也。
观夫寰宇之大,日月之明,江河之流,草木之茂,莫不有其自然之理。人处其中,当法天则地,顺时守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此农之循天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士之法地也。若逆天而行,则灾害至矣;顺天而动,则福庆来矣。
昔屈原登昆仑而望八荒,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子泛舟赤壁,观江月而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寰宇无穷,人生有涯,以有涯随无涯,不亦乐乎?
余尝夜观星象,见银河横空,斗转星移,忽感寰宇之浩渺,人生之须臾。然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人生在世,纵不能经纬天地,亦当如草木之向阳,如江河之赴海,不负此生,不负天地。
赞曰:寰宇悠悠,日月周流。山川表里,万物沉浮。顺之者昌,逆之者休。观此大象,可悟千秋。
喜欢。
寰宇赋(水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