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7章 能看到这儿,你是这个[2/2页]

永夜之蚀 忘坐悟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故事会流传,像温暖会从一个人心里,走到另一个人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那些他走过的世界,创造的生灵,转生的岁月,都成了“桂影”树的养分,让它在凡世的土地上,年复一年,开花,结果,把甜留给每个经过的人。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不必被铭记,只需被延续。
     李振宇在村口开邮局时,“桂影”树的枝桠已经能盖住半间屋子。他把旧学堂的闲置厢房收拾出来,刷上白墙,在门口挂了块木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桂影邮局”——是他特意模仿年轻时的笔迹,像在给过去的自己留个念想。
     邮局里没什么贵重物件:一张旧木桌,几个装信件的木箱,墙上钉着张手绘的地图,最显眼的是窗台上的陶罐,插着新鲜的桂花枝,像李风流总爱摆弄的花枝。
     “阿宇爷爷,邮局能寄什么呀?”孩子们扒着门框看,手里攥着刚摘的野果,想当“第一份邮件”。
     李振宇笑着指了指木箱:“能寄信,寄糖,寄想对别人说的话——只要能装进门板缝,都能寄。”他从抽屉里拿出个木刻的邮戳,上面刻着“桂影”二字,边缘还刻了圈桂花,“寄出去的东西,都要盖这个戳,才算数。”
     第一封邮件,是张阿婆让寄给城里孙子的桂花糕。李振宇用油纸把糕包好,在包装纸上写下地址,盖邮戳时特意轻了些——怕把糕压碎,像当年给小咒灵梳刺时那样小心。
     “能帮我写封信吗?”邻居家的妇人红着眼眶来,手里拿着双绣好的布鞋,“给我在外当兵的儿子,就说家里都好,让他放心。”
     李振宇坐在木桌前,笔尖悬在纸上,突然想起李寂在麦田里的宁静——有些话不用华丽,真诚就好。他慢慢写:“家里的麦子收了,够吃一冬。你娘种的菜长得旺,你爹的猎打得准。村口的‘桂影树开花了,香得很。”
     妇人看着信,眼泪掉在布鞋上:“就这些,就够了。”
     邮局的生意慢慢好起来。有人寄家书,有人寄特产,甚至有孩子寄画——给邻村的笔友,画的是“桂影”树和邮局,角落里还画了个戴老花镜的老人,像极了李振宇。
     李振宇送信时,总背着个旧布包,里面除了信件,还装着些“附加品”:给独居老人带的常用药,给孩子带的糖果,遇到山路难走时,他脚步稳得像狼形生灵,从不会摔跤。
     有次去邻村送信,遇到暴雨,他把信件裹在油纸里,揣进怀里,自己淋得湿透。收信人是个老婆婆,看着他滴水的衣角,非要留他喝碗姜汤:“你这老头,比我儿子还上心。”
     李振宇喝着姜汤,看着窗外的雨,突然觉得这邮局像个“牵挂中转站”——把村里的暖送出去,把外面的消息带回来,像他创造星系时,那些让生灵们互相联结的默契。
     邮局的木箱渐渐不够用了。他找年轻人帮忙,新做了几个,特意在箱底刻了小小的印记:一个像火焰,一个像鱼尾,一个像樱花。“这样,信件就不会迷路了。”他笑着说,像在对体内的自己解释。
     孩子们总爱来邮局帮忙,学着盖邮戳,学着写地址。有个孩子问:“阿宇爷爷,能寄东西给天上的人吗?”
     李振宇指着墙上的地图,在最上方画了个小太阳:“能啊。你把话写在纸上,烧了,风会带它去天上——就像‘桂影树的花瓣,会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
     他想起那些曾走过的世界:攻壳机动队的街巷,进击的巨人的城墙,学园都市的塔楼,咒术高专的仓库,火影村的樱花树,战国的麦田。说不定,有片桂花花瓣正落在那里,像封没写地址的信,告诉他们:这里很好。
     深秋的一天,李振宇坐在邮局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桂花枝上。他看着桌上的信件,突然觉得这辈子像场漫长的“送信”:把创世时的星光,送给了星系的生灵;把六个自己的记忆,送给了转生的岁月;把凡世的暖,送给了每个收到信件的人。
     “桂影”树的叶子落在窗台上,像片绿色的信纸。他拿起笔,在叶子上写下两个字:“安好。”
     然后把叶子轻轻放在风里。
     叶子被吹向远方时,邮局的木门被推开,孩子们涌进来,手里举着新摘的桂花:“阿宇爷爷,我们帮你装信封!”
     他笑着点头,拿起邮戳,在新的信件上盖下“桂影”的印记。阳光落在邮戳上,桂花的香气漫在屋里,像所有牵挂都有了归宿。
     这邮局,大概是他转生路上,最温柔的“创造”——不用能量,不用规则,只用纸笔和真心,就能把日子里的暖,送向很远的地方。而那些盖着“桂影”邮戳的牵挂,会像“桂影”树的根,在不同的土壤里,长出新的温暖。
    喜欢。
  

第187章 能看到这儿,你是这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