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 大千录还是太诡异了,所以随便写了[2/2页]

永夜之蚀 忘坐悟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剑身上的锈迹剥落了些,露出底下莹白的剑身。他低头看了眼怀里的书,突然觉得这龙虎山的饭,怕是没那么好吃。
     回到道观时,早饭的香气正从伙房飘出来。清风道长让小道童给墨渊端来一碗小米粥,自己却捏着胡须盯着那柄锈剑出神,剑身上剥落的锈迹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像撒了把碎星子。
     “这剑叫‘斩尘。”清风道长突然开口,指尖轻轻点了点剑鞘,“三百年前,就是它斩了第一只道诡虫母。只是虫母临死前吐出的诡气缠上了剑身,才成了现在这副锈模样。”
     墨渊正啃着酱菜,闻言差点把粥喷出来:“合着我这是捡着个古董?那它咋突然自己蹦出来打怪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你怀里的《大千录》。”清风道长瞥了眼他怀里鼓鼓囊囊的地方,“那书是当年封印虫母的阵眼,书页里藏着‘正道气,能逼出斩尘剑里的旧力。刚才若不是它织网困住黑虫,咱们俩现在怕是成了虫粪。”
     这话刚说完,墨渊怀里的《大千录》突然“啪嗒”一声掉在桌上,自动翻开到某一页。页面上原本空白的地方,正浮现出一幅地图,标注着龙虎山以北三百里的“蚀骨潭”,旁边还有行小字:“诡气源头,潭底有窍”。
     系统紧跟着跳出来:【道诡罗盘已锁定新目标:蚀骨潭。任务:七日内核查诡气源头,奖励“破妄镜”一面。】
     “破妄镜?听着能照妖啊。”墨渊摸了摸下巴,突然发现罗盘指针正稳稳指着北方,“道长,这蚀骨潭啥来头?”
     清风道长的脸色沉了沉:“那地方邪门得很。三年前有个游方道士去潭边采药,回来后浑身长白毛,没三日就化作一滩黑水,水里还爬出来不少半寸长的小虫子——跟你遇上的黑虫一个模样,就是小了些。”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那个圆脸小道童连滚带爬冲进来,手里举着件道袍,袍子下摆破了个大洞,洞眼周围的布料正慢慢发黑,还冒着丝丝黑气。
     “前、前殿的李师兄……他刚才去后山收拾虫母残骸,回来就成这样了!”小道童带着哭腔,“他身上还爬着这玩意儿!”
     墨渊凑近一看,道袍破洞处沾着几只芝麻大的黑虫,正拼命往布料里钻。斩尘剑“嗡”地一声震颤,红光闪过,黑虫瞬间化为灰烬,但那片发黑的布料却像被火烧过似的,慢慢腐朽成粉末。
     “是诡气残留。”清风道长捏着道袍残片,指节泛白,“虫母虽死,诡气却顺着潭水蔓延开了。蚀骨潭那边怕是早就成了黑虫的老巢。”
     墨渊突然想起刚才地图上的“潭底有窍”,心里咯噔一下:“那窍……不会是通着啥更吓人的地方吧?”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刮起一阵怪风,风中夹杂着密密麻麻的虫鸣,听得人太阳穴突突直跳。斩尘剑猛地腾空,剑尖直指北方,剑身上的锈迹又剥落又剥落了些,露出的莹白剑身上,竟浮现出一张人脸的轮廓,模糊不清,却透着股狠劲。
     “看来斩尘剑也急着去干活。”墨渊抓起剑鞘往背上一甩,又把《大千录》揣紧了些,“道长,我这就动身?”
     清风道长从怀里摸出个黄纸包递给她:“这里面是‘驱诡符,遇着黑虫多的地方就烧一张。对了,蚀骨潭边有座废弃的山神庙,你可以在那儿落脚——只是庙里的神像十年前就被人砸了,据说砸像的人后来疯疯癫癫,总说看见神像在水里招手。”
     墨渊接过纸包塞进怀里,刚走到门口,又被清风道长叫住。老道指了指他腰间的飞蛊玉盒:“把这小家伙带上。它是正经飞蛊,能闻出诡气的味道,比你那罗盘靠谱。”
     玉盒里的飞蛊像是听懂了,突然用触角敲了敲盒壁,发出“哒哒”的轻响。墨渊笑着拍了拍玉盒:“行,带你去见世面。”
     走出道观时,阳光正好。斩尘剑在他背后微微发烫,像揣了个小暖炉。墨渊回头望了眼龙虎山的金顶,突然想起院长常说的“麻烦总跟着线索跑”,忍不住笑了——这趟活儿要是干完,高低得让院长加钱。
     他踩着飞蛊往北方去,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怀里的《大千录》轻轻震动,像是在应和着什么。三百里外的蚀骨潭,此刻正泛着乌黑的浪花,潭水深处,有什么东西正顺着水底的窍穴,慢慢往上爬。
    喜欢。
  

第105章 大千录还是太诡异了,所以随便写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