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同事们听了基本认同她的想法。
也有人提出了担忧:“张天庆,这个创意很新颖,可是成本会不会太高了?而且《山海经》中的形象很多都比较抽象,如何把它们转化为游客能够接受的游乐设施呢?”
蓝儿自信地回答:“关于成本问题,我们可以在材料和建设规模上进行合理控制。”
“对于《山海经》形象的转化,我们可以和一些艺术家合作,先进行概念设计,然后再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处理。”
“比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神话形象的魅力。”
在蓝儿的努力下,这个项目逐渐有了清晰的框架。
她开始频繁地奔波于各个合作方之间,从艺术家工作室到科技公司,不断地沟通协调。
在一个周末,韩翔和蓝儿难得都有空闲时间。他们又像往常一样骑上山地车出门了。
他们在田野的一条小土路上停下,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庄稼,拿出笛子开始吹奏。
他们合奏起一首《田野》,笛音如秋风拂过稻田,时而像沉甸甸的谷穗在风中轻颤,发出‘沙沙的低吟。
时而如溪流跃过石滩,溅起清脆的回响,层层叠叠的音符在田野上铺开,仿佛金色的稻浪随节奏起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音色又像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混着稻花的清香漫过田埂。
高音处如百灵鸟掠过穗浪,婉转明亮。
低音处似老牛踏过湿地,厚重悠长。
露水的清甜,一呼一吸间,田垄里的豌豆花随着节奏轻轻点头,连远处的犁铧都跟着笛声的韵律翻起浪花。
最后的一个音符落在远处的炊烟里,和着晚风,在沉甸甸的谷穗上打了个旋,缓缓沉入田野的寂静。
“哇!庆,你配合的真棒!”韩翔放下笛子,拥抱着蓝儿,慢慢地把嘴唇放在了蓝儿的嘴唇上,轻轻地亲吻着......。
......。
随着季节的更替,韩翔的项目终于成功的完成了。
他们研发的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在行业内引起了轰动,许多公司都纷纷表示想要合作。
韩翔也因此得到了晋升的机会,他开始负责更多的项目研发工作。
蓝儿的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也到了建设阶段。
她每天都要到施工现场去查看进度,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有一次,她发现施工方在建造一个神话场景建筑时,没有按照原设计使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而是采用了现代的钢结构。
蓝儿十分生气,她找到施工负责人,谴责道:“这个建筑是整个主题公园的核心部分,我们之所以采用榫卯结构,是为了体现传统文化的韵味。”
“如果改成钢结构,就完全失去了我们的设计初衷。”
施工负责人解释道:“张老师,榫卯结构的施工难度太大,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我们采用钢结构可以大大缩短工期,而且也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蓝儿坚决地说:“不行,我们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就牺牲了文化的内涵。这个问题必须要按照原设计解决。”
在蓝儿的坚持下,施工方重新调整了施工方案,采用了榫卯结构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建筑的传统文化韵味,又确保了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这个过程中,韩翔也给了蓝儿很多支持。
他利用自己在科技领域的人脉,为蓝儿介绍了一些能够提供先进科技设备的公司,用于主题公园中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体验项目。
“庆,这些设备可以让游客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你设计的神话世界。”韩翔说道。
喜欢。
第365章 踏入社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