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儿对手势识别的灵敏度开始进行着调整优化。
她从学校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借来了各种各样的设备,有最新型号的头戴式VR设备到较为老旧的手持AR设备。
她周围堆满了设备、电线和写满代码注释的纸张。
“张天庆同学,你这样没日没夜地干,身体会吃不消的。”实验室管理员李老师看到她疲惫的样子,忍不住劝说道。
蓝儿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朝老师摇了摇头,微笑道:“李老师,不要紧的。这个毕业设计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不能把这些小问题都解决了,这个作品就不能算完美。”
李老师无奈地摇摇头,“你这孩子,太执着了。不过有这种精神是好的,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蓝儿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工作。
她在不同的设备上反复测试着手势识别的功能,发现有些设备由于硬件版本较旧,在识别复杂手势时会出现延迟或者误判。
她打开代码编辑器,仔细地查看手势识别算法的代码。
这部分代码是她从一个开源项目上修改而来的,她知道要想让它适配所有设备,必须进行深度优化。
“天庆,你在忙什么呢?”小萱带着两杯咖啡走进了实验室。
“我就知道你肯定又在这里埋头苦干了。给,喝杯咖啡。”她微微笑着朝蓝儿递过去。
蓝儿接过咖啡,喝了一口,感激地说:“小萱,谢谢你!我在调整手势识别的代码呢,有些设备上这个功能不太好用。”
小萱看着满屏幕的代码,皱了皱眉头:“这看起来好复杂啊,你能搞定吗?”
蓝儿深吸一口气,“我一定可以的。我刚刚发现了一个可能的问题点,就是在低分辨率设备上,手势识别的采样数据可能存在丢失的情况。我想尝试修改一下数据采集的频率,看看能不能提高识别的灵敏度。”
小萱虽然不太懂技术方面的东西,但她还是鼓励道:“嗯,我相信你。你这么努力,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蓝儿开始调整数据采集频率的参数,她每调整一次,就会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着测试。
只见她的手指在设备的屏幕上快速地做出各种拆解榫卯结构的手势,眼睛紧紧盯着设备反馈的结果。
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里,终于在一台老旧的手持AR设备上,手势识别的灵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蓝儿兴奋地跳了起来,“小萱,我成功了!这个方法可行!”
小萱看着蓝儿高兴的样子,竖起拇指夸赞道:“你太棒了,天庆!那其它设备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了呢?”
蓝儿冷静下来,思考了一下,说道:“还不一定,每个设备的硬件性能和系统设置都不太一样,我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和调整。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里,蓝儿继续对其他设备进行优化。
她把每个设备的参数和对应的优化方案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个优化手册。
在这个过程中,她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强光环境下,某些设备的手势识别摄像头会受到干扰,导致识别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又开始研究摄像头的抗干扰算法。
她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关于摄像头抗干扰的资料,还向光学工程专业的同学请教。
在大家的帮助下,她找到了一种可以通过软件算法过滤强光干扰的方法。
她把这个算法添加到手势识别系统中,再次进行测试。
这一次测试,即使在强光环境下,设备的手势识别功能也能正常工作了。
随着这些小问题一个个被解决,蓝儿的毕业设计作品越来越完善。
她的AR榫卯结构展示系统在各种设备上都能流畅、准确地运行着。
第349章 去看王阿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