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0章 激烈水战,血染大江[2/2页]

三国:开局武力拉满 苍山浅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闻听此言,黄祖被气的暴跳如雷,其身旁张允的面色同样很是难看。
     黄祖有心反唇相讥,可实力的差距却是使得他张不开嘴。
     “要不先行撤兵再作打算?”张允想了想问道。
     “眼下想撤也撤不出来,就算要撤也不能选在这时候。“黄祖听后立即摇着头说道。
     “那就再等等?”张允询问道。
     “边打边撤吧。”黄祖愁眉苦脸道。
     随后黄祖叫亲兵把撤退的命令传达给各部营官,亲兵们乘着走舸前去传达黄祖的军令。
     接到且战且退的命令后,江夏军和荆州军的营官们如释重负,因为江东兵实在是难以抵挡,他们早就想撤了!
     说白了战局的胜败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太过重要,保全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他们跟黄祖之间的关系简单可以理解成拿钱办事,黄祖供他们吃喝,给他们发饷钱,他们替黄祖打仗。
     倘若黄祖战败,他们投靠孙家为孙策卖命便是,不过换个东家而已,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不死在战斗中,一切都会变得好说,孙家不收降兵也没关系,充其量便是回家务农,总比丧身鱼腹要强得多。
     ……
     因而在冷兵器时代,双方交战的时候很少会有人下令屠尽敌人,一个不留。
     如此行事便是断了对方的生路,人家不跟你拼命才怪!
     做事没必要那么绝,否则只能是两败俱伤,众所周知的围三缺一便是这般道理。
     此外,将士们对自家主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衡量战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拿幽州军举例,在他们的认知里压根就没有投降这一条。
     在这个不知皇帝只知主公的年代,各路诸侯手下的可信度大多都不怎么样。
     其所谓的忠诚基本都建立在一种盲目功利的基础上,而且其中还存在着一个严重弊端。
     该弊端即为士兵听命于将军,将军忠于主公。
     一旦将军另投他人,其麾下的士兵往往会随其一同改换门庭。
     反观幽州军便不会如此,因为他们从上到下每个人效忠的对象都是刘煜。
     对于他们来说,刘煜的地位甚至能跟父母相提并论,你让他们为了活命而舍掉刘煜那纯跟开玩笑一样。
     刘煜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让他们的父母妻子有所营生,让他们的孩子有书可以读。
     倘若不幸战死,那笔丰厚的抚恤足以花到儿女成年,或是支撑妻子为父母养老送终。
     不仅如此,战死后他们的孩子还会获得免费入学的资格,成年后若是想要投身行伍,更是会被择优录取,这在当时来说无异于恩同再造。
     所以但凡一息尚存,幽州军将士便不会放弃战斗,他们的信条唯有四个字:至死方休!
     这也正是幽州军战力强悍的原因之所在,有句老话叫做“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而幽州军个个都是不要命的。
     对于他们来说,能活着肯定最好,但要是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反正身后事都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压根不用他们惦记。
     任何人碰到了这样的对手都会头疼不已,他们宛若滚刀肉一般,动不动就以伤换命,临死了也得再砍你一刀,这搁谁谁不迷糊?
    喜欢。
  

第490章 激烈水战,血染大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