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2章 跋扈董卓,金殿议事[1/2页]

三国:开局武力拉满 苍山浅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董卓话音落下,王允很是识趣的拱手道:“请相国示下!”
     董卓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逆贼袁绍拉拢叛军,意图进犯洛阳,惊扰圣驾,实乃十恶不赦!”
     “近来本相国率兵数次征讨,但无奈叛军人数众多,本相国只能把叛军击退而无法将其击溃。”
     “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本相国欲迁都长安,暂避锋芒,以免这群逆贼惊扰到陛下,诸位意下如何?”
     说罢,董卓手按剑柄环视群臣,似乎是在寻找何人会第一个跳出来当出头鸟。
     听了董卓的话,殿内群臣们面色急变,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此事。
     看着交头接耳的文武官员们,董卓清了清嗓子:“咳咳!诸位都是朝廷重臣,有什么意见可以摆在明面上谈,窃窃私语算怎么回事?”
     闻言正在议论的官员们立马闭上了嘴,朝议殿内重新恢复了董卓刚进门时那鸦雀无声的状态。
     短短几秒的时间内,从人声鼎沸到针落可闻,由此可以看出董卓的威势究竟达到了什么地步。
     “迁都一事,谁赞成,谁反对?”见群臣们都不说话,董卓按着剑柄,高声喝问道。
     殿内的文武官员们也想说话,可他们能说什么啊?
     迁都事关重大,延续数代的王朝都不一定能赶上一回,但到了董卓这却成了三言两语便能定下的事。
     “罢了,迁就迁吧,废立天子的事董贼都干了,迁都又有何不可?”王允暗叹道。
     群臣们也很快就想通了这点:“天子人家都说废就废,换个国都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看着面露难色、欲言又止的群臣们,董卓小课堂正式开课。
     “迁都一事并非是本相国的武断之举,而是上承天意、下应民心的利国之策。”
     “想必诸位都听过‘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迁都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这首童谣。”
     “自光武帝始,大汉朝定都洛阳已有二百余载光景,如今帝气所剩无几,再待下去于国于民皆无益处。”
     “本相国夜观天象,眼下帝气正旺于长安,因此唯有迁都长安方能延续大汉朝的气运,使国祚永延!”
     闻言王允暗道:“你吃的肥头大耳、满嘴流油,你踏马还观上天象了?啥人都能观星啊?现在观星的门槛这么低么?”
     正当王允在心底疯狂吐槽董卓之际,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缓缓出列,口中说道:“相国容禀,国都乃是一朝之根基,不宜轻易做出更改!”
     “洛阳是我朝的命脉所在,宗庙皇陵皆系于此,还望您能三思啊!”这人复道。
     “哦?如此说来,那你是不赞成迁都了?”董卓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说话之人。
     “相国您误会了,老臣并非是不赞成迁都一事,只是希望您再考虑考虑。”王礼(说话的老臣)连忙解释道。
     “西迁长安,犹如弃宫室而就瓦砾,兹事体大,还望相国三思啊!”王礼接着说道。
     “王礼,你都一把年纪了,说话吞吞吐吐、拐弯抹角的作甚?”董卓指着王礼道。
     “你同意便同意,反对就是反对,少在这说半截话

第412章 跋扈董卓,金殿议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