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行的美学》
——论树科《话噈话一意孤行啫》中的反励志诗学与存在勇气
文/元诗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星丛中,粤语诗歌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鲜活的方言质感和地道的表达方式,照亮了主流诗歌话语之外的另类空间。树科的《话噈话一意孤行啫》正是这样一首以粤语为载体的诗作,它通过职场对话的日常场景,展开了对34;励志34;这一主流话语的深刻解构,并最终在34;凄美34;的审美范畴中,确立了34;一意孤行34;这一反励志姿态的存在价值与美学尊严。这首诗以看似简单的对话结构,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批判与生命哲思,在方言的表层之下,涌动着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普遍性思考。
诗歌开篇即以典型的粤语职场对话构建叙事框架:34;啱啱做嘢,啱啱专职写嘢/我记得第一日阿头问:/靓仔,你搞创作嘅人/你最钟意乜嘢励志话?34;(刚开始工作,刚开始专职写作/我记得第一天上司问:/小伙子,你是搞创作的人/你最喜欢什么励志的话?)。这里的34;阿头34;(上司)与34;靓仔34;(小伙子)的称呼,以及34;做嘢34;(工作)、34;写嘢34;(写作)等词汇,都带有鲜明的粤语口语特色,为诗歌铺设了真实可感的生活基底。上司的问题预设了34;搞创作嘅人34;应当有某种34;励志话34;(励志的话语)作为精神支撑,这一提问本身即反映了当代职场文化中对34;励志34;话语的普遍期待与消费。在效率至上、成功学泛滥的现代职场中,34;励志34;已成为一种精神商品,被不断地生产、贩卖和消费,构成了规训个体思想的无形机制。
面对这一提问,诗人的回答却打破了所有预期:34;我嘟冇谂:一意孤行!34;(我都没想:一意孤行!)。34;嘟冇谂34;(都没想)的即时反应状态,表明这一答案并非经过理性思考的选择,而是从生命深处自然涌现的本真态度。34;一意孤行34;这一成语在粤语中的运用,保留了其中文原意的完整性,却又因方言的承载而获得了新的质感。从词源学考察,34;一意孤行34;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34;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34;,原指排除干扰,坚持己见,后多含贬义,形容固执己见,不听劝告。诗人对这一成语的选择,既是对其古典意涵的承接,又是对其现代贬义色彩的颠覆性使用。在普遍崇尚团队协作、人际和谐的职场文化中,34;一意孤行34;无疑是一种异质性的存在,它代表着对主流价值的疏离与抵抗。
上司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价值冲突:34;佢陌生睇我:咁可怕?/你咁样会好得人惊噃!34;(他陌生地看着我:这么可怕?/你这样会让人很害怕的!)。34;陌生睇我34;(陌生地看着我)的表述生动揭示了34;一意孤行34;这一回答在上司认知框架中的不可理解性,两种价值体系在此刻形成了尖锐的对峙。34;咁可怕34;(这么可怕)的评价,折射出主流文化对异质思维的本能排斥与恐惧。法国哲学家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揭示的34;理性对他者的排斥机制34;在此得到微观体现——任何偏离常规的思维与行为方式,都可能被贴上34;可怕34;的标签,成为需要规训或消除的对象。上司的惊恐反应,恰恰证明了34;一意孤行34;这一姿态所具有的颠覆性能量。
面对质疑,诗人以平静的自信作出回应:34;系唔喺??至今唔觉……34;(是不是呢?至今不觉得……)。这里的34;系唔喺34;(是不是)并非真正的疑问,而是粤语中常见的反诘表达,配合34;至今唔觉34;(至今不觉得)的延续状态,形成了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自我确信。诗人不急于辩驳,也不改变立场,而是以时间的延续性来验证自己选择的合理性。这种态度本身即是34;一意孤行34;的具体实践——不因外界的质疑而动摇,坚持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未将34;一意孤行34;塑造成一种英雄式的反抗姿态,而是表现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这种低调的表达反而增强了其说服力与感染力。
诗歌的结尾突然跃升至形而上的美学层面:34;人世间有一美:嗌凄美!34;(人世间有一美:叫凄美!)。从具体的职场对话到抽象的审美范畴,诗人完成了一次思想的飞跃。34;凄美34;这一美学概念,将34;一意孤行34;从行为层面提升至审美层
第383章 《孤行的美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