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1章 《虚实相生的存在辩证法》[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虚实相生的存在辩证法》
     ——论粤语诗《杯度嘅有冇》的禅道诗学
     文/诗学观察者
     在当代粤语诗写作的星群中,树科的诗作犹如南岭山脉中的石英晶体,以其通透的语言质地折射着存在论的光谱。其近作《杯度嘅有冇》以日常器皿为切口,将粤方言特有的音韵肌理与东方禅道哲学熔铸为精微的思辨装置。全诗在俚俗白话与形上玄思的张力间,构建出34;器—道34;互证的环形剧场,演绎着存在与虚无的永恒辩证。
     一、器用即道:日常之物的形上突围
     诗作开篇即以34;查实34;二字破除认知定式,这个粤语特有的发语词兼具34;其实34;的转义功能与34;查证真实34;的语义双关。诗人用否定式判断34;唔定喺杯度嘅34;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器物的不确定性,继而通过34;碗34;与34;空间34;的并置,悄然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跃迁。这种手法暗合《景德传灯录》中赵州34;吃茶去34;的公案机锋——当学人追问禅意,赵州却以日常茶事作答。诗中34;嘟可以喺碗吖34;的俚俗表达,恰似禅宗34;平常心是道34;的现代变奏,将玄奥的哲学命题锚定在岭南百姓的饮食器具之中。
     诗人对34;宇宙34;概念的消解策略令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34;杯水芥舟34;的隐喻转化。在34;一唔系噈睇宇宙得嘞……34;的句式中,粤语特有的促音34;噈34;(zung1)与34;得嘞34;(dak1 laa3)形成音韵顿挫,模拟出思维突然转向的认知震颤。这种语言策略与海德格尔所谓34;向死而生34;的哲学转向形成奇妙共振:当日常经验被推向极端,存在本身的有限性便如杯缘水痕般显现。
     二、有无之辨:岭南白话的哲学赋格
     诗歌中段展开的34;有冇34;之辩,构成全篇的思辨高潮。粤语特有的否定词34;冇34;(mou5)作为存在论的核心能指,其发音的开口腔共鸣与语义的否定性形成音义同构。这种语言特性被诗人敏锐捕捉,在34;冇限噈系有限34;的悖论式判断中,岭南白话的语音特质成为哲学思辨的物质载体。这种处理方式既延续了王弼34;得意忘言34;的玄学传统,又暗合维特根斯坦34;语言游戏说34;的现代哲学维度。
     诗中34;好多好多嘅有限……34;的复沓句式,令人想起《道德经》34;道生一,一生二34;的生成模式。但诗人刻意使用粤语量词34;嘅34;(ge3)替代普通话34;的34;,使抽象思辨浸染着市井对话的烟火气。这种语言策略与南朝谢灵运34;池塘生春草34;的玄言诗传统形成跨时空对话——当玄理被纳入日常语境,哲学思辨便获得了呼吸的温度。
     三、虚廓美学:岭南地理的诗学投射
     在34;冇大过有,实在喺虚冇……34;的终极判断中,诗人将存在论探讨推向岭南美学的空间维度。34;虚冇34;作为独创性概念,既包含《淮南子》34;虚廓生宇宙34;的宇宙生成论,又暗合张载34;太虚即气34;的本体论思想。这种虚实相生的空间意识,

第651章 《虚实相生的存在辩证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