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七字诗嘅:酒》(粤语诗)
文/树科
水
肉欲
道自源
饮食男女
姨妈狂姑爹
五谷果蔬军粮
喜怒哀乐宴心曲
《树科诗笺》2025.3.6.粤北韶城沙湖畔
《粤韵流觞》
——论树科《一到七字诗?酒》的解构与重构
文/阿蛋
在中国诗歌史上,从元稹《茶》的 34;香叶,嫩芽34; 到张南史《花》的 34;花,花。深浅,芬葩34;,一至七字诗始终以极简形制承载着丰沛的文化密码。当代诗人树科的粤语诗作《一到七字诗?酒》,以独特的岭南视角重新激活这一古老诗体,在文字的梯级建构中完成对酒文化的现代性阐释。全诗以 34;水 — 肉欲 — 道自源 — 饮食男女 — 姨妈狂姑爹 — 五谷果蔬军粮 — 喜怒哀乐宴心曲34; 的线性递进,在方言特质与哲学思辨的交织中,构筑起微型的酒神精神谱系。
一、形制之变:从文字游戏到文化解构
一至七字诗起源于南朝,兴盛于唐代,本为文人宴饮时的文字游戏。白居易曾与元稹、张籍等以 34;诗34; 为题联句,形成 34;诗,诗。绮美,瑰奇34; 的经典范式,其创作重心在于文字的对仗与意象的层递。树科此作却突破传统形制的审美惯性,首字以 34;水34; 破题,既呼应《说文解字》34;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34; 的原始定义,又暗含老子 34;上善若水34; 的哲学隐喻。二字 34;肉欲34; 的陡然切入,打破了古典诗歌的含蓄传统,以现代性的直白话语直指酒的原始功能 —— 在《礼记?礼运》34;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34; 的文化语境中,酒作为沟通灵与肉的介质,被赋予解构传统伦理的先锋意味。
诗体的梯级建构在此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节奏:三、四句 34;道自源 / 饮食男女34; 形成哲学命题与世俗生活的对话。34;道自源34; 化用《道德经》34;道法自然34;,将酒的起源提升至宇宙论高度;34;饮食男女34; 则援引《礼记》原句,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张力中,揭示酒作为连接天道与人欲的媒介属性。这种古今话语的拼贴,恰似巴赫金所言的 34;狂欢式语言34;,在解构经典的同时重构新的意义系统。
二、方言之魅:地域文化的诗性转译
诗作第五句 34;姨妈狂姑爹34; 堪称神来之笔,以粤语方言词汇打破诗体的典雅传统。在岭南文化语境
第537章 《粤韵流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