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啲时代》(粤语诗)
文/树科
话系工业,科技,智能
个啲网文,科幻,涂鸦
仲喺自己,谂谂噈啱
呢个吓死我哋唔偿命嘅
概念同定义……
后人类时代,我哋
命运嘅终极挣扎嘅时间?
唔知佢哋系仙姑吧
仲喺话,佢哋直头先生?
人类原罪,到咗十恶不赦空间……
我哋嘟有啲咁多嘅知识
不可逆嘅大瘟疫,地球爆炸
仲喺直头噈你哋啲智能
噈系后人类嘅时代?!……
《树科诗笺》2025.2.23.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后人类啲时代>的诗学困境与哲学叩问》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粤语诗《后人类啲时代》以方言为载体,以科技文明为棱镜,折射出人类在时代浪潮中的焦虑与思索。粤语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语言,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为诗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与浓郁的本土气息。当这种极具烟火气的语言与宏大的后人类命题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创新,更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叩问。
一、粤语诗的语言特质:地域文化的诗意呈现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的重要分支,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吸收了众多外来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魅力。在《后人类啲时代》中,“啲”“唔偿命”“噈” 等粤语方言词汇的频繁使用,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岭南地域色彩。这种语言的选择,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规范性,赋予诗歌一种口语化、生活化的质感,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
从诗学角度来看,语言是诗歌的基石,它不仅承载着诗歌的内容,更塑造着诗歌的风格与气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曾提出 “语言创生思想” 的观点,在这首诗中,粤语方言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地域标识,而是成为了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媒介。方言的独特性使诗歌在语言层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只有熟悉粤语的读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韵味与内涵,这种语言的排他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与艺术张力。
同时,粤语的语音特点也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音乐性。粤语有九声六调,其丰富的声调变化使诗歌在朗诵时具有独特的韵律感。诗人巧妙地利用粤语的声调起伏,使诗歌的节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与诗歌所表达的焦虑、困惑等情感相契合。例如,“呢个吓死我哋唔偿命嘅” 一句,通过粤语中短促有力的发音,将后人类时代带给诗人的恐惧与不安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后人类时代的主题书写:科技与人性的碰撞
《后人类啲时代》聚焦于 “后人类时代” 这一极具前瞻性的主题。在诗中,诗人列举了 “工业,科技,智能”“网文,科幻,涂鸦” 等元素,这些元素代表了当代科技文明与文化现象的多样性。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些看似繁荣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命运的终极挣扎。
后人类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探讨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的身份、地位和未来走向。诗歌中 “人类原罪,到咗十恶不赦空间” 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困境的反思。科技的进步本应造福人类,但在现实中,却引发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伦理道德危机等。诗人将这些问题归咎于 “人类原罪”,虽然这种表述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却反映出人类在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时的深刻反思。
诗中对 “后人类时代” 的描述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恐惧。“唔知佢哋系仙姑吧,仲喺话,佢哋直头先生?” 这一疑问句式,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人类对未来的预测变得愈发困难,未知的事物带来的恐惧也愈发强烈。同时,“不可逆嘅大瘟疫,地球爆炸”&nbs
第426章 《诗学困境与哲学叩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