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4章 《存在之思与诗学突围》[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解构中重构》
     ——论树科粤语诗《自白啲唔自白》的存在之思与诗学突围
     文/诗学观察者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上,粤语诗歌以其独特的方言基质与文化密码,建构起独具魅力的语言迷宫。树科的《自白啲唔自白》恰似珠江水面倒映的霓虹,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折射出存在主义的哲思锋芒。这首短诗以粤语方言为载体,通过解构主义的语言策略,在虚实相生的意象矩阵里,完成了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深度勘探。
     一、语言实验与存在之思
     34;黑唔黑,有像有影34;的悖论式开篇,犹如德里达笔下的34;延异34;(différance),在能指与所指的滑动中悬置了确定性。这种否定性修辞策略,让人联想到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34;存在者之存在34;的追问。诗人以粤语特有的否定词34;唔34;构建语言迷宫,34;黑34;与34;非黑34;的辩证关系,恰似《道德经》34;玄之又玄34;的现代回响。方言中的34;嘟34;字作为程度副词,将色彩的暧昧性推向极致,在34;红嘟唔红34;的游移中,物象的确定性被彻底消解。
     这种语言实验暗合维特根斯坦34;语言游戏34;的哲学命题。当诗人以34;坐冇座,起有行34;的倒错语法拆解日常经验时,我们仿佛看见卡夫卡笔下变形记的汉语版演绎。粤语特有的34;冇34;字(普通话34;无34;)与34;有34;形成语义张力,在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视域下,这种二元对立恰是建构意义的基础。诗人通过方言的弹性空间,将存在主义的焦虑转化为语言的狂欢。
     二、意象解构与虚实辩证
     诗歌中34;影34;与34;形34;的互文关系,让人想起《庄子·齐物论》34;罔两问景34;的哲学寓言。但树科的现代性书写,将古典的虚实之辩推向更复杂的维度。34;有规有矩34;与34;冇声冇处34;的矛盾修辞,既是对现实秩序的戏仿,又是对规训社会的隐喻。这种解构策略,与北岛《回答》中34;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34;形成跨时空的互文,共同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荒诞本质。
     在空间意象的建构上,34;座34;的缺失与34;行34;的在场构成存在主义式的处境隐喻。这让人想起萨特34;存在先于本质34;的哲学宣言,当固定的坐标消失,行动本身成为存在的证明。诗人以粤语特有的量词34;座34;(普通话34;个34;)制造陌生化效果,使日常空间异化为存在困境的象征。这种语言策略与

第304章 《存在之思与诗学突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