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2章 《哲学向度的美学突围》[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墨色文明:解构与重构的诗性辩证》
     ——论树科《文明唔文明》的哲学向度与美学突围
     文/文言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激烈碰撞的当代语境中,树科以粤语方言为刃,在《文明唔文明》中剖开了文明表象的肌理。这首看似简单的问答体诗作,实则构建起一座解构文明霸权的思辨迷宫,其价值不仅在于对34;文明34;概念的颠覆性重释,更在于以水墨智慧为方法论,在留白与泼墨的辩证运动中,完成了对现代性文明危机的诗学救赎。
     一、解构的狂欢:文明话语的祛魅与重构
     诗作开篇即以粤语特有的反问句式34;文明唔文明?34;(文明不文明?)撕开文明神话的帷幕。这种质询并非简单的价值判断,而是承袭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锐利锋芒。当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宣告34;文本之外别无他物34;,树科则以方言为文本,将文明从形而上的神坛拉回市井街巷。诗中34;文明系乜先?34;(文明是什么?)的追问,恰似维特根斯坦的34;语言游戏34;理论,揭示文明本质不过是人类虚构的话语体系。
     在34;文明唔文明,唔喺黑噈白?34;(文明不文明,不在非黑即白?)的诘问中,诗人解构了文明评价的二元对立模式。这种解构策略与福柯的34;知识考古学34;形成互文,二者共同指向被权力话语遮蔽的文明真相。当西方中心主义用34;文明/野蛮34;的二分法划分世界时,诗人却以泼墨意象暗示:真正的文明应是34;墨分五色34;的包容性存在,如同苏轼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中所言:34;无穷出清新34;,在差异中孕育生机。
     二、水墨哲学的诗性转译:留白作为方法论
     34;泼墨有空白34;的意象堪称全诗的诗眼。中国水墨画34;计白当黑34;的美学原则,在此升华为解构文明霸权的哲学武器。空白不是虚无,而是庄子34;虚室生白34;的宇宙观照,是老子34;道可道,非常道34;的语言突围。当现代性文明执着于用概念填满所有认知缝隙时,诗人却以水墨的留白艺术,为文明保留了呼吸的间隙。
     这种留白智慧在诗中具象化为34;文化万万年34;的时空纵深。从良渚玉琮的饕餮纹到敦煌壁画的飞天,从甲骨文的象形会意到活字印刷的墨香,中华文明始终在虚实相生中延续。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言:34;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

第92章 《哲学向度的美学突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