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0章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1/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汉纪五十四,从公元196年( 丙子年)到公元198年(戊寅年),一共三年。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丙子年)
     春天,正月癸酉日,朝廷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董承、张杨想护送天子回洛阳,杨奉、李乐却不愿意,这下将领们之间互相猜疑,离心离德。二月,韩暹攻打董承,董承逃到野王。韩暹驻军在闻喜,胡才、杨奉驻军在坞乡。胡才想攻打韩暹,皇帝派人去劝住了他。
     汝南、颍川的黄巾军何仪等人,带着手下依附了袁术,曹操出兵把他们打败。
     张杨让董承先去修缮洛阳的宫殿。太仆赵岐去劝说刘表,让他派兵到洛阳,帮忙修建宫室。刘表也挺给力,军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来。夏天,五月丙寅日,皇帝派使者到杨奉、李乐、韩暹的军营,请求他们护送自己回洛阳,杨奉等人听从了诏令。六月乙未日,皇帝车驾到达闻喜。
     袁术为了争夺徐州,出兵攻打刘备。刘备让司马张飞守下邳,自己带兵在盱眙、淮阴抵抗袁术,双方僵持了一个月,各有胜负。下邳相曹豹,原本是陶谦的旧将,和张飞闹掰了,张飞一怒之下把他杀了,这下城里可就乱套了。袁术给吕布写信,怂恿他偷袭下邳,还答应提供军粮。吕布一听可高兴了,带着军队从水路和陆路向东进发。刘备的中郎将、丹杨人许耽开城门迎接吕布。张飞打不过,只能逃走,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以及将领、官吏们的家眷。刘备听说后,赶紧带兵往回赶,等回到下邳,军队已经溃散。刘备收拾残兵向东拿下广陵,又和袁术交战,结果又败了,只能驻扎在海西。这时候军队又饿又困,士兵们甚至互相残食,从事、东海人麋竺拿出自己的家财来资助军队。刘备没办法,只好向吕布投降。吕布也因为袁术运粮不及时,心里正有气,就把刘备召来,又让他当豫州刺史,一起合力攻打袁术,让刘备驻扎在小沛。吕布自己则自称徐州牧。吕布的部将、河内人郝萌在夜里攻打吕布,吕布没戴头巾,袒露着衣服,跑到都督高顺的军营。高顺立刻整顿军队,进入府中讨伐郝萌,郝萌战败逃走。等到天亮,郝萌的部将曹性把郝萌斩杀。
     庚子日,杨奉、韩暹护送皇帝东归,张杨在路上供应粮食。秋天,七月甲子日,皇帝车驾到达洛阳,住在以前中常侍赵忠的宅子。丁丑日,朝廷大赦天下。八月辛丑日,皇帝到南宫杨安殿。张杨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就把这座殿命名为杨安。张杨对各位将领说:“天子应该是天下人共有的,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来处理事务,我张杨就该出去抵御外敌。”说完就回野王去了。杨奉也出兵驻扎在梁地,韩暹、董承则留下来保卫皇帝。癸卯日,朝廷任命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兼任司隶校尉,都赐予符节和斧钺。当时,宫殿都被烧光了,百官只能在荆棘丛中,靠着墙壁勉强安身。各州郡都拥兵自重,也不往朝廷运送物资。官员们又饿又困,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得自己出去挖野菜,有的饿死在墙壁边,有的还被士兵给杀了。
     袁术因为有谶语说“代汉者当涂高”,就觉得自己的名字和这话能对上。又觉得袁氏出自陈国,是舜的后代,按照五行相生相克,以土德代替火德,正是顺应天命,于是就有了篡位称帝的想法。他听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把孙坚的妻子抓起来,抢走了玉玺。后来又听说天子在曹阳战败,就召集手下商议称帝的事儿,大家都不敢吭声。主簿阎象进言说:“以前周朝从后稷到文王,积累功德,势力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可还是向商朝称臣。您虽然家族世代昌盛,但还比不上周朝那么强盛;汉室虽然衰微,也不像商纣王那样残暴啊!”袁术听了,没说话。袁术聘请隐士张范,张范没去,让他弟弟张承去回绝袁术。袁术对张承说:“我凭借这么广阔的土地,这么多的百姓,想要像齐桓公那样成就霸业,效法汉高祖统一天下,你觉得咋样?”张承说:“成就大业关键在德行,而不是靠势力强大。用德行来顺应天下人的愿望,就算是普通人也能成就霸王的功业,这并不难。要是您想违背常规,不顾时机乱来,那可是会被众人抛弃的,谁能帮您成事呢!”袁术听了很不高兴。孙策听说这事儿后,给袁术写信说:“成汤讨伐夏桀的时候说‘夏朝罪孽深重,周武王讨伐商纣的时候说‘商朝罪恶累累,这两位君主,虽然有圣德,但要是当时夏桀、商纣没有无道的过错,他们也没理由去逼迫夺取天下。现在皇上并没有对天下人作恶,只是因为年纪小,被权臣胁迫,这和商汤、周武王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再说董卓贪婪淫乱、骄横跋扈,野心无穷无尽,即便如此,他也没敢废掉皇上自己称帝,可天下人都齐心痛恨他,更何况有人要效法他,而且做得更过分呢!又听说当今皇上聪明睿智,有早成的品德,天下人虽然还没享受到他的恩泽,但都很拥戴他。您袁家连续五代担任汉朝的宰相,荣耀恩宠无人能比,您应该效忠汉室,坚守臣节,报答朝廷,这样就能像周公旦、召公奭那样流芳百世,这也是天下人所期望的。现在很多人被图谶纬书的说法迷惑,牵强附会一些不相关的文字,只为了讨您欢心,却不考虑成败。这是古今都要慎重对待的事,您可得好好想想啊!忠言往往逆耳,不同意见容易招人讨厌,但只要对您有好处,我就不敢不说!”袁术一开始觉得自己有淮南的众多人马,料想孙策肯定会和自己想法一致,等收到孙策的信,又发愁又沮丧,还气得生病了。他既然不采纳孙策的建议,孙策也就和他断绝了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操在许县,盘算着迎接天子。大家都觉得“山东局势还没稳定,韩暹、杨奉自恃有功,骄横跋扈,一时半会儿很难搞定”。荀彧说:“以前晋文公迎接周襄王,诸侯们纷纷响应;汉高祖为义帝穿丧服,天下人都归心于他。自从天子流亡在外,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只是因为山东局势混乱,没来得及去迎接天子。现在天子车驾返回,洛阳却一片荒芜,忠义之士都想着恢复汉室根本,百姓也怀念过去的朝廷。如果趁这个时候,尊奉天子来顺应人心,这是大顺;秉持公正来让天下人信服,这是大略;弘扬大义来招揽英雄豪杰,这是大德。四方就算有叛逆之徒,又能怎么样呢?韩暹、杨奉又有什么好担心的!要是不赶紧行动,让其他豪杰有了想法,以后再考虑,可就来不及了。”曹操听了,就派扬武中郎将曹洪带兵往西去迎接天子,董承等人凭借险要地势阻拦,曹洪没办法前进。议郎董昭觉得杨奉兵马最强,但缺少盟友支持,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信,说:“我和将军您虽然没见过面,但久闻大名,仰慕您的忠义,所以对您推心置腹。如今将军您把天子从艰难困境中解救出来,送回旧都,辅佐的功劳,举世无双,真是太了不起了!现在天下群凶为害,四海还未安宁,皇位至关重要,需要大家辅佐。必须依靠众多贤能之士来清理王法,这确实不是一个人能独自完成的。就像心腹和四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将军您在朝廷内部主持事务,我在外面作为援助。现在我有粮食,将军您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相互接济,不管生死离合,

第350章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