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包围了雍丘,张邈跑去袁术那儿求救,还没到地方,就被自己的部下给杀了。
冬天,十月,朝廷任命曹操为兖州牧。
戊戌日,郭汜的党羽夏育、高硕等人谋划胁迫皇帝往西走。侍中刘艾看到火势一直不灭,就请皇帝到附近的一个军营里躲避火灾。杨定、董承带兵迎接皇帝到杨奉的军营,夏育等人带兵想拦住皇帝的车驾,杨定、杨奉奋力作战,打败了他们,皇帝这才得以脱身。壬寅日,皇帝前往华阴。宁辑将军段煨准备了皇帝的服饰、车马,还有公卿大臣以下所需的物资储备,希望皇帝能到他的军营里。段煨和杨定之间有矛盾,杨定的党羽种辑、左灵就说段煨要造反,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尚书梁绍都说:“段煨不会造反,我们敢用性命担保。”董承、杨定却胁迫弘农督邮,让他说郭汜就在段煨的军营里,皇帝起了疑心,就露天住在道路南边。
丁未日,杨奉、董承、杨定准备攻打段煨,让种辑、左灵请皇帝下诏书,皇帝说:“段煨的罪行又不明显,杨奉他们要攻打他,却想让朕下诏书?”种辑坚持请求,一直到半夜,皇帝还是没答应。杨奉等人就擅自攻打段煨的军营,打了十多天都没打下来。段煨照常给皇帝供应饮食,也给百官提供物资,并没有二心。皇帝下诏让侍中、尚书去告诉杨定等人,让他们和段煨和解,杨定等人接到诏书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军营。
李傕、郭汜后悔让皇帝往东走,听说杨定攻打段煨,就互相招呼着一起去救援,还想趁机劫持皇帝往西走。杨定听说李傕、郭汜来了,想退回蓝田,却被郭汜拦住,他只能单人匹马逃到荆州。张济和杨奉、董承闹得不愉快,就又和李傕、郭汜联合起来。十二月,皇帝到了弘农,张济、李傕、郭汜一起追击皇帝的车驾,在弘农东涧发生了一场大战,杨奉、董承的军队战败,百官和士兵死了无数,皇帝的御用物品、符节策书、典籍等,几乎丢得一干二净。射声校尉沮俊受伤落马,李傕问身边的人:“这人还能活吗?”沮俊大骂道:“你们这些凶恶叛逆的家伙,逼迫劫持天子,让公卿大臣被害,宫女们流离失所。乱臣贼子也没像你们这么坏的!”李傕听了,就把沮俊杀了。
壬申日,皇帝露天住在曹阳。董承、杨奉假装和李傕等人讲和,却秘密派人到河东,招来原来白波军的首领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他们率领几千骑兵赶来,和董承、杨奉一起攻打李傕等人,把李傕打得大败,斩杀了几千人。于是董承等人觉得刚打败了李傕他们,又可以继续往东走了。庚申日,皇帝车驾向东出发,董承、李乐护卫着皇帝,胡才、杨奉、韩暹和匈奴右贤王在后面抵挡追兵。李傕等人又追上来交战,杨奉等人再次大败,死的人比在弘农东涧那次还多。光禄勋邓渊、廷尉宣璠、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都战死了。司徒赵温、太常王绛、卫尉周忠、司隶校尉管合被李傕拦住,李傕想杀了他们,贾诩说:“这些可都是大臣,你怎么能杀他们呢!”李傕这才作罢。李乐说:“情况太危急了,陛下您应该骑马快跑。”皇帝说:“朕不能扔下百官自己走,这成什么样子了!”一路上,军队断断续续连了四十里,好不容易才到陕县,于是扎营防守。当时经过一番折腾,剩下的虎贲、羽林卫士不到一百人,李傕、郭汜的士兵围着营地大声呼喊,官员和士兵们都吓得脸色大变,各自都有逃跑的想法。李乐害怕了,想让皇帝乘船过砥柱,从孟津出去。杨彪觉得河道又险又难走,不适合皇帝乘坐。于是让李乐夜里先过河,偷偷准备好船,举火为信号。皇帝和公卿大臣们步行出营,皇后的哥哥伏德搀扶着皇后,一只手还夹着十匹绢。董承让符节令孙徽在人群中挥刀乱砍,杀死了旁边的侍者,鲜血溅到了皇后的衣服上。河岸有十多丈高,没办法下去,就用绢布做了个简易的轿子,让人在前面背着皇帝,其他人都趴在地上慢慢往下滑,有的人直接从上面往下跳,帽子头巾都摔坏了。好不容易到了河边,士兵们争着上船,董承、李乐用戈击打他们,被砍断的手指在船里都能捧起来。皇帝这才上了船。一起过河的,只有皇后和杨彪以下几十人,那些宫女和官吏百姓没能渡河的,都被士兵抢夺,衣服都被扒光,头发也被剪掉,冻死的人不计其数。卫尉士孙瑞被李傕杀了。李傕看到黄河北岸有火光,派骑兵去查看,正好看到皇帝在渡河,就大喊:“你们要把天子带走吗!”董承怕他们射箭,就用被子做了个幔帐遮挡。到了大阳,皇帝到了李乐的军营。河内太守张杨派几千人背着米来进贡。
乙亥日,皇帝乘坐牛车,到了安邑,河东太守王邑献上绵帛,都分给了公卿大臣以下的人,皇帝封王邑为列侯,任命胡才为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都赐予符节,允许他们开府设置僚属。那些营垒的将领们都争着请求封官,刻印章都来不及了,甚至只能用锥子在木头上画个印样子
第347章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