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二,从公元191年(辛未年)到公元193年(癸酉年),一共三年。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辛未年)
春天,正月辛丑日,朝廷大赦天下。
函谷关以东的各路将领商议,觉得现在的朝廷皇帝年幼,又受董卓逼迫,而且关塞阻隔,不知道皇帝是死是活。幽州牧刘虞,是皇室宗亲里的贤能之士,大家就想一起拥立他当皇帝。曹操说:“咱们起兵,远近的人之所以都响应,是因为咱们是为了正义。现在的小皇帝虽然势单力薄,被奸臣控制,但又不像昌邑王那样有导致国家灭亡的过错,要是一下子就改立皇帝,天下人怎么能安心呢!你们要是决定拥立刘虞,那我还是继续往西,去对付董卓。”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现在的皇帝不是灵帝亲生的,我们想仿照当年绛侯周勃、灌婴诛杀废掉少帝、迎立代王的旧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心里本来就有不臣之心,他觉得国家有个年长的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表面上打着维护公义的旗号拒绝了。袁绍又给袁术写信说:“现在西边名义上有个小皇帝,但他和皇室没什么血缘关系,公卿大臣们都讨好董卓,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咱们只要派兵守住关隘要道,他们自己就会困死。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君主,太平日子就有希望了,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再说了,咱们家里人都被董卓杀了,你难道不像伍子胥那样,想着报仇,还能继续向董卓称臣吗?”袁术回信说:“当今圣上聪明睿智,有周成王那样的资质。贼臣董卓趁着国家危乱,威慑百官,这只是汉朝遭遇的一个小劫难罢了。你说当今皇上‘和皇室没血缘关系,这不是造谣吗!还说‘家里人被杀了,还能继续称臣,这明明是董卓干的坏事,怎么能算国家的意思呢!我可是一片赤诚之心,一心只想消灭董卓,别的我都不管!”韩馥、袁绍最后还是派了前乐浪太守张岐等人带着劝进的文书,去给刘虞献上皇帝的尊号。刘虞见到张岐等人,脸色一沉,大声呵斥道:“如今天下大乱,皇上流亡在外,我深受朝廷重恩,却还没能洗刷国耻。你们各位占据着州郡,本应该齐心协力,为王室尽忠,怎么反而谋划这种叛逆的事,来玷污我呢!”坚决拒绝了他们。韩馥等人又请求刘虞兼任尚书事,以皇帝名义封官授爵,刘虞还是不听,甚至想逃到匈奴那里,表明自己和他们划清界限,袁绍等人这才作罢。
二月丁丑日,朝廷任命董卓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孙坚把军队转移到梁东驻扎,结果被董卓的将领徐荣打败了。之后孙坚又收拢零散的士兵,进驻阳人。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去攻打孙坚,让吕布担任骑督。胡轸和吕布关系不好,孙坚趁机出击,把他们打得大败,还砍下了他们都督华雄的脑袋。有人对袁术说:“要是孙坚拿下洛阳,就没办法控制他了,这不是除了狼,又招来了虎嘛。”袁术听了起了疑心,就不给孙坚运送军粮。孙坚连夜骑马去见袁术,在地上边比划边算账,说:“我不顾性命,投身战斗,上是为国家讨伐逆贼,下是为将军报家门的私仇。我和董卓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将军你却听信了挑拨的话,反而怀疑我,这是为什么呢?”袁术听了很尴尬,马上就调拨军粮。
孙坚回到驻地后,董卓派将军李傕去劝说孙坚,想和他结成亲家,还说只要孙坚把他子弟中想当刺史、郡守的名单开出来,董卓就上表推荐任用他们。孙坚说:“董卓倒行逆施,大逆不道,现在我要是不把他灭族,昭示天下,我死都不瞑目,怎么可能和他结亲呢!”于是又进军大谷,这里距离洛阳九十里。董卓亲自出马,和孙坚在各个皇陵之间交战。董卓战败逃走,退兵驻守渑池,在陕县聚集兵力。孙坚进军到洛阳,攻打吕布,又把吕布打得大败而逃。孙坚于是清扫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还在城南甄宫井中找到了传国玉玺。然后分兵到新安、渑池一带,截击董卓。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已经败了好几次了,他们都怕我,成不了什么事。只有孙坚这小子有点愣头青,但还挺会用人,得告诉各位将领,让他们小心孙坚。我以前和周慎在金城西征边章、韩遂的时候,我跟张温说,让我带我的兵给周慎做后援,张温不听。张温又让我去讨伐先零的叛羌,我知道打不赢,但又没办法拒绝,只好去了,留下别部司马刘靖率领四千步兵和骑兵驻扎在安定,虚张声势。叛羌想截断我回去的路,我稍微一反击他们就散开了,因为他们
第336章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