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4章 汉纪四十三 孝顺皇帝上[2/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河间的羌族一看屯田离自己太近,害怕被算计,就不再互相仇杀,还结盟了,各自加强防备。马续知道后,又把屯田搬回湟中,羌族这才安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想立皇后,有四个受宠的贵人,不知道选谁好,有人就提议用抽签的方式,让老天爷来决定。尚书仆射南郡的胡广,还有尚书冯翊的郭虔、史敞一起上奏劝阻说:“我们看了诏书,知道立皇后是大事,陛下您谦虚,不想自己做主,想靠抽签让神灵来决定。但翻遍古籍,查遍祖宗留下的规矩,都没这种做法。靠神灵靠占卜,不一定能选出贤能的人;就算碰巧选到了,也不是因为品德当选的。皇后天生就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肯定得从良家女子里选,挑出品德好的。要是品德差不多,就看年龄;年龄一样,就看长相。还是得按照经典里的规矩,陛下您好好考虑决定。”皇帝觉得有道理,就听了他们的。恭怀皇后弟弟乘氏侯商的女儿被选进后宫当贵人,皇帝经常单独召见她。她却从容地推辞说:“男人以广泛施恩为美德,女人以不独占宠爱为大义。就像《螽斯》里说的,多子多福就是这么来的。希望陛下像雨露一样,平等地恩泽众人,这样我也能免于罪责。”皇帝一听,觉得这姑娘品德高尚,很不错。
     评论
     永建三年至六年的历史记载,展现了东汉中期在天灾、边疆、内政等多重压力下的治理挣扎,其中既有制度修复的尝试,也有权力运行的荒诞,更暗藏着士大夫阶层对秩序的坚守与抗争。
     天灾与边疆:王朝韧性的双重考验
     这四年间,地震、旱灾、蝗灾接连发生,茂陵园寝失火,天灾的密集出现被时人视为“天谴”,倒逼朝廷做出象征性回应——如永建四年皇帝下诏“太官减膳,珍玩不御”,并斥责桂阳太守献大珠“求幸媚”,试图以“节俭”“拒媚”重塑皇权的道德形象。但这种回应始终停留在表面,未能触及吏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根本问题,天灾最终只成为权力表演的背景板。
     边疆局势则呈现“局部稳定与深层危机并存”的特点。鲜卑多次寇掠渔阳、朔方,显示北方部族的威胁持续存在;于窴王杀拘弥王自立其子,朝廷“赦罪令归”却遭拒绝,暴露了西域治理的乏力。不过,虞诩力主恢复安定、北地、上郡旧土,以及重开伊吾屯田,体现了部分官员对边疆战略价值的清醒认知——这些地区“山川险厄,沃野千里”,既是防御匈奴的屏障,也是发展畜牧、灌溉的宝地。朝廷采纳其建议,暂时稳住了西北防线,说明东汉仍具备一定的战略调整能力。
     内政调整:规则重建与权力博弈
     朝堂人事的频繁变动(如太尉、司空、司徒多次更替),反映出皇权对官僚体系的掌控仍在持续。值得注意的是,对“失德者”的惩戒与“守礼者”的支持形成鲜明对比:桂阳太守献珠被斥,河间王刘政因“慠很不奉法”遭国相沈景严处,最终“改节自修”;而沈景因强直敢为得到朝廷背书,翟酺重修太学的建议被采纳,则显示出朝廷试图通过整肃权贵、重振教育来维系统治合法性。
     太学的修缮具有特殊意义。安帝时期“博士不复讲习,学舍颓敝”,到永建六年大规模重建,既是对儒家文化象征的修复,也暗含培养合格官僚、重塑士风的期待。但教育的复兴需要长期积累,短期内难以改变官场“选懦,容头过身”的颓靡现状。
     婚姻悲剧与立后争议:礼法的脆弱性
     班始杀阴城公主事件,撕开了皇室婚姻的残酷真相。阴城公主“骄淫无道”,班始“积忿怒”杀之,最终却被腰斩、同产弃市。这一结局完全颠覆了“礼法”的公平性——公主的特权可以凌驾于人性尊严之上,而驸马的反抗只能换来灭族之祸。皇权对宗室的纵容与对臣下的严苛,暴露了“家天下”体制下法律的双重标准。
     永建六年的立后争议同样耐人寻味。皇帝因四贵人受宠“莫知所建”,竟想“探筹以神定选”,这种近乎儿戏的方式,被胡广等大臣谏止,认为“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最终虽改为“简求有德”,但争议本身已说明:皇后的选择并非基于德才,而是权力平衡与帝王偏好的产物,所谓“稽之典经”不过是事后的合理化包装。
     历史的惯性:挣扎中的下坡路
     这四年的历史,本质上是东汉王朝在“维持现状”与“加速衰落”之间的摇摆。虞诩、沈景、翟酺等人的努力,如同在流沙中筑墙,虽能延缓崩塌,却无法改变根基腐朽的现实。太学的重建、边疆的微调、对个别权贵的惩戒,都只是局部修补,而权贵特权的滥用、官僚体系的低效、边疆威胁的常态化,才是更深层的病灶。
     从班始的悲剧到立后的争议,从于窴的抗命到鲜卑的寇掠,种种事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当制度失去公正、权力失去约束、道德失去感召力,王朝的衰落便不再是偶然。永建年间的短暂平静,不过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喘息,而历史的惯性,已注定东汉将在这条下坡路上越走越远。
    喜欢。
  

第284章 汉纪四十三 孝顺皇帝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