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9章 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上[2/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喜欢细腰的人,宫中就有很多人饿死。长安有俗话说:‘城里喜欢梳高髻,四方的发髻就高一尺;城里喜欢画宽眉,四方的眉毛就将近半个额头那么宽;城里喜欢大袖子,四方做袖子就用整匹布。这话看似玩笑,却切中事实。之前颁布的制度没多久,后来就渐渐不执行了,虽然有些官吏不遵守法令,但主要还是因为京城带头懈怠。现在陛下崇尚简约,这是发自您的天性,如果能把这件事坚持到底,那么四海之内都会传颂您的美德,名声能感动天地,连神明都能相通,更何况是推行政令呢!”太后很认可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初,安夷县的一个官吏强占了卑湳种羌人的妻子,这个官吏被她丈夫杀了,安夷县长宗延追击凶手出了边塞。这个部落的人害怕被诛杀,就一起杀了宗延,然后和勒姐、吾良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作乱。于是烧当羌的首领滇吾的儿子迷吾率领各个部落一起反叛,打败了金城太守郝崇。朝廷下诏任命武威太守北地人傅育为护羌校尉,把治所从安夷迁到临羌。迷吾又和封养种的首领布桥等五万多人一起侵犯陇西、汉阳。秋天,八月,朝廷派代理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率领北军五校的士兵以及各郡的弓箭手三万人去攻打他们。第五伦上疏说:“我认为贵戚可以封侯让他们富贵,但不应该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为什么呢?用法律来约束他们就会伤害亲情,以亲私相待就会违反法令。我听说马防现在要西征,我因为太后仁爱,陛下至孝,担心万一有什么小差错,会让陛下左右为难。”章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马防等人的军队到达冀地,布桥等人在临洮围攻南部都尉,马防进军攻打,打败了他们,斩杀和俘虏了四千多人,于是解除了临洮之围;他们的部众都投降了,只有布桥等两万多人驻守在望曲谷不肯投降。
     十二月戊寅日,有彗星出现在紫宫星座。
     章帝把窦勋的女儿纳为贵人,很是宠爱。这位贵人的母亲,就是东海恭王的女儿沘公主。
     第五伦上疏说:“光武帝承接王莽之后,为政比较严厉刚猛,后代沿袭下来,就形成了风气;各郡国举荐的人才,大多是能处理具体事务的普通官吏,很少有宽宏博学的人来满足朝廷的需求。陈留令刘豫,冠军令驷协,都为人刻薄,一心追求严苛,官吏和百姓都忧愁怨恨,没有不厌恶他们的。可现在议论的人反而认为他们有能力,这违背了天心,不符合经义;不仅刘豫、驷协应该被治罪,举荐他们的人也应该受到谴责。一定要推举仁爱贤能的人来处理政务,不过几个人,风俗自然就会改变。我曾经读书,知道秦朝因为严酷急躁而亡国,又亲眼看到王莽也因为苛刻的法令而自取灭亡,所以才这么恳切地说这些。我还听说诸王、公主、贵戚,骄横奢侈超越礼制,京城尚且如此,又怎么能给远方的人做表率呢!所以说:‘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也没人听从。用自身行动来教导,别人就会跟从;只用言语来教导,就会引发争议。”章帝觉得他说得很好。第五伦虽然天性严厉刚直,但常常厌恶普通官吏的苛刻,议论事情往往主张宽厚。
     评论
     这段记载展现了汉章帝建初二年的政治生活,尤其是马太后主导下的宫廷与社会风貌,用现代视角看有不少耐人寻味的点:
     马太后堪称“古代清醒外戚天花板”。面对皇帝想给舅舅们封爵的提议,她直接拒绝,还把历史教训摆得明明白白——用王氏五侯的例子警告“外戚太盛容易翻车”,拿阴氏三杰的功绩对比自家“无功不配受封”,逻辑清晰到让人无法反驳。更绝的是她的自我要求:穿粗布衣服、反对奢华,外亲敢干预吏治就依法处理,亲妈坟头修高了都逼着哥哥们削平。这种“严于律己+严于律亲”的操作,简直是把“反特权”刻在了DNA里,难怪能让内外风气为之一变。
     “政策落地看执行”的真理自古就有。马廖上疏点破的问题特别戳中要害:元帝、成帝嘴上喊着节俭,实际奢靡没断,因为“百姓看行动不看口号”。这就像现在说的“形式主义害死人”——改风气不能只靠文件,得从顶层做起,从身边人管起。马太后自己养蚕、教经书、抓吏治,用实际行动带节奏,比单纯发诏令管用多了。
     朝堂争论藏着“权力平衡”的智慧。第五伦反对让马防带兵,担心外戚掌兵权出问题,虽然没被采纳,但反映了古代“防外戚干政”的警惕性。而马防西征能打胜仗,又说明“任人唯亲”未必全错,关键看有没有真本事。这种“制度约束”与“实际能力”的博弈,放到今天的职场也能找到影子。
     边疆治理的“老难题”从未消失。安夷县小吏抢羌人妻子引发叛乱,本质上是“基层治理失当激化民族矛盾”。这就像现在说的“细节决定成败”——边疆稳定靠的不是硬打硬拼,而是日常的公平对待。傅育调任护羌校尉,其实就是在给之前的失误“补漏洞”。
     总的来说,建初二年的核心剧情是“马太后主导的反奢反腐运动”,她用自己的强势和智慧,暂时按住了外戚专权的苗头,也给章帝时期打下了“宽厚务实”的基调。这种“领导人以身作则+制度严格执行”的组合拳,即便放在今天,依然是治理者的重要参考。
    喜欢。
  

第249章 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