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2章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2/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宾;度兰仓,为它人。”
     当初,汉平帝的时候,黄河、汴水决口泛滥,很长时间没有修复。建武十年,光武帝想修复它们,浚仪县令乐俊上书说,百姓刚经历战乱,不适合征发劳役,于是就没有动工。从那以后,汴渠水向东泛滥,范围越来越大,兖州、豫州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官府总是兴办其他劳役,不把百姓的急事放在首位。正好有人推荐乐浪人王景擅长治水,夏天,四月,明帝下诏征发几十万士兵,派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坝,从荥阳东边到千乘的入海口,长达一千多里,每隔十里就修建一座水门,让河水相互回流灌注,不再有决堤漏水的隐患。王景虽然精简节省了劳役费用,但花费仍然数以百亿计。
     秋天,七月乙亥日,司空伏恭被免职;乙未日,任命大司农牟融为司空。
     这时,天下太平,百姓没有徭役,年年丰收,百姓生活富足,一石粟只要三十钱,牛羊遍布田野。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 庚午年)
     夏天,四月,汴渠修成,黄河和汴水恢复分流,回到原来的河道。辛乙日,明帝到荥阳,巡视河渠,然后渡过黄河,登上太行山,到了上党;壬寅日,回到宫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冬天,十月壬辰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
     楚王刘英和方士制作金龟、玉鹤,刻上文字作为祥瑞的象征。有个叫燕广的男子告发刘英和渔阳人王平、颜忠等人制作符瑞图书,有叛逆的阴谋,明帝把这件事交给有关部门查验。有关部门上奏说:“刘英大逆不道,请陛下诛杀他。”明帝因为亲情不忍心这么做。十一月,废除刘英的王爵,把他流放到丹杨泾县,赐给他五百户的汤沐邑;刘英的子女被封为侯、主的,食邑照旧;允许刘英的母亲许太后不用上交玺绶,留在楚国宫中。之前有人私下把刘英的阴谋告诉司徒虞延,虞延认为刘英是皇室近亲,不相信这些话。等到刘英的事情败露,明帝下诏严厉责备虞延。
     评论
     永平九年至十三年,东汉在政治、文化、经济、民族关系及宗室事务等多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对东汉王朝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上,通过诏令司隶校尉和刺史上报官吏政绩,明帝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与管理,旨在选拔优秀官员,淘汰不称职者,以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同时,官员任免的变动,如司空的更替,体现了朝廷对政务管理的动态调整。
     文化方面,明帝对儒学的大力推崇,从皇室宗亲到普通将士,乃至匈奴子弟都受其影响学习儒家经典,这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为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济上,这一时期呈现出繁荣景象,粮食丰收,物价低廉,百姓富足,牛马遍野,反映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汴渠的成功修建,更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水利工程。尽管工程耗费巨大,但解决了长期以来黄河、汴水决口泛滥的问题,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体现了朝廷对民生的重视和强大的组织能力。
     民族关系上,哀牢王率部归附,朝廷设置新县,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与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但修通博南山道路过程中百姓的歌谣,也反映出大规模工程给民众带来的一定负担。
     宗室事务中,广陵王刘荆因谋逆最终自杀,楚王刘英因造作符瑞图书被废,展现出朝廷对宗室叛乱行为的处理态度,既体现了明帝在亲情与国法间的挣扎权衡,也表明了维护政权稳定的决心。而东平王刘苍与明帝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以及明帝对其“为善最乐”言论的赞赏,从侧面展现出皇室内部积极的情感交流与价值观引导。
    喜欢。
  

第242章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