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7章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2/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平王刘苍,宽厚博学又有谋略。任命邓禹为太傅,刘苍为骠骑将军。”刘苍诚恳地推辞,汉明帝没有答应。又下诏让骠骑将军设置长史、掾史等属官四十人,地位在三公之上。刘苍曾经举荐西曹掾齐国人吴良,汉明帝说:“举荐贤才、辅助国家,这是宰相的职责。萧何举荐韩信,设坛拜将,不再进行考核,现在任命吴良为议郎。”
     当初,烧当羌的首领滇良打败先零羌,夺取并占据了他们的地盘;滇良去世后,他的儿子滇吾继位,归附他的部落越来越兴盛。秋天,滇吾和弟弟滇岸率领部众侵犯陇西,在允街打败了太守刘盱,于是守卫营寨的各个羌人部落都反叛了。汉明帝下诏让谒者张鸿率领各郡的兵力去攻打,在允吾交战,张鸿的军队战败覆没。冬天,十一月,又派遣中郎将窦固监督捕虏将军马武等两位将军、四万人去讨伐羌人。
     这一年,南单于莫去世,他的弟弟汗继位,成为伊伐于虑鞮单于。
     评论
     中元二年是刘秀政权向汉明帝政权过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发生的诸多事件深刻影响着东汉局势。
     刘秀离世,结束了其波澜壮阔的统治生涯。他一生通过征伐成就帝业,而后推行一系列举措巩固政权,退功臣进文吏、明慎政体等,实现了国家从战乱到太平的转变,为东汉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政权交接过程中,葬礼及相关礼仪因王莽之乱而失序,赵熹凭借果断措施迅速恢复秩序,明确尊卑,确保了权力交接的平稳进行,维护了皇室尊严与朝廷纲纪。
     新帝即位后,面临诸多内部与外部问题。内部,山阳王刘荆心怀不轨,试图煽动东海王刘强谋反,虽刘强及时告发,但此事件反映出皇室内部潜在的权力斗争与不稳定因素。明帝对刘荆的处理较为克制,既体现出亲情的考量,也显示出其在维护皇室颜面与政权稳定间的权衡。
     外部,烧当羌的反叛成为边境大患。先是张鸿讨伐失败,后明帝派遣窦固、马武等率大军征讨,这表明东汉边疆局势严峻,少数民族问题亟待解决,处理结果将对边疆稳定和民族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而南单于的更替,使东汉与南匈奴的关系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
     总体而言,这一年开启了汉明帝时代,诸多复杂问题摆在新政权面前,如何应对将考验明帝的统治智慧,也关乎东汉未来的发展走向。
    喜欢。
  

第237章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