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2章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1/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武七年(公元31年 辛卯年)
     春天,三月,朝廷裁撤了各郡国的轻车兵、骑兵、材官,让他们回归普通百姓行列。
     公孙述封隗嚣为朔宁王,还派兵与隗嚣往来,为他壮大声势。
     癸亥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刘秀下诏让百官各自上书奏事,并且要求上书的人不许称他为圣。太中大夫郑兴上疏说:“国家要是没有好的政策,天象就会通过日月的变化来警示。关键在于顺应民心,选合适的人处在相应的位置。现在公卿大夫很多人举荐渔阳太守郭汲可以担任大司空,但却不及时确定下来;民间到处传言,都说‘朝廷想用功臣做大司空,要是真用功臣,那用人就不合理了。希望陛下委屈一下自己,听从众人的建议,成全群臣谦让推举贤能的美事。近年来日食大多发生在月底,而且比正常时间提前,这都是月亮运行速度变快导致的。太阳象征君主,月亮象征臣子;君主行事过于急切,臣子就会感到紧迫,所以月亮运行就快。如今陛下圣明,而群臣却惶恐紧迫,陛下应该留意用柔和的方式来治理政事,重视《洪范》里的方法。”刘秀一向亲自处理政事,有时过于严厉急切,所以郑兴上奏提到这些。
     夏天,四月壬午日,刘秀宣布大赦天下。
     五月戊戌日,刘秀任命前将军李通为大司空。
     大司农江冯上奏说:“应该让司隶校尉监督三公。”司空掾陈元上疏说:“我听说把臣子当作老师的君主能成就帝业,把臣子当作宾客的君主能成就霸业。所以周武王把姜太公尊为老师,齐桓公把管仲称作仲父,近代高帝以优厚的礼节对待相国,太宗皇帝给予宰辅大权。到了王莽的时候,正值汉朝衰落,他独揽国家大权,妄图窃取天下,他自比圣人,不信任群臣,剥夺三公辅政的权力,削弱宰相的威望,把刺探检举当作明智,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正直,甚至出现仆人告发主人,子弟告发父兄的情况,法令严密苛刻,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然而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止董忠的谋反,最终王莽自己也被世人所杀。现在四方还不安定,天下尚未统一,百姓都在观察和倾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关注着朝廷。陛下应该遵循周文王、周武王的圣明典章,继承祖宗的遗德,礼贤下士,委屈自己的身份来对待贤能之人,实在不应该让有关部门用督察三公的名义来行事。”刘秀听从了陈元的建议。
     酒泉太守竺曾因为弟弟报仇杀人,自己辞去了太守职务;窦融秉承皇帝旨意,任命竺曾为武锋将军,改任辛肜为酒泉太守。
     

第222章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