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诩担任兖州刺史,他们也都以廉洁正直出名。王莽代理皇位的时候,郭钦、蒋诩都称病辞去官职,回到家乡,闭门不出,最后在家中去世。汉哀帝、汉平帝的时候,沛国的陈咸因为精通律令担任尚书。王莽辅佐朝政后,更改了很多汉朝的制度,陈咸心里很不认同。等到何武、鲍宣被杀,陈咸感叹说:“《易经》里说‘看到事情的征兆就行动,不要等到一天过完。我该离开了。”就请求退休离职。王莽篡位后,征召陈咸担任掌寇大夫,陈咸称病不肯答应。当时陈咸的三个儿子陈参、陈钦、陈丰都在朝中任职,陈咸让他们都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自己闭门不出,祭祀祖先还沿用汉朝的腊日。有人问他为什么,陈咸说:“我的祖先怎么会知道王莽家的腊日呢!”还把家里有关汉朝律令的书籍都收集起来,藏在墙壁里。另外,齐地的栗融、北海的禽庆、苏章,山阳的曹竟,都是儒生,他们辞去官职,不在王莽手下做官。
班固评论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卿大夫,以及汉朝建立后的将相名臣,贪恋禄位和恩宠以至于失去操守的人太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清高节操的人士就显得格外可贵。但大体上这些人大多能自我约束,却不善于治理他人。王吉、贡禹的才能,比龚胜、鲍宣要高。能坚守正道直至死亡,龚胜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坚守节操但不拘泥小节,薛方差不多接近这样。郭钦、蒋诩,喜欢隐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就和纪逡、唐林之流截然不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年,靠近黄河的郡县发生了蝗灾。
黄河在魏郡决口,洪水泛滥到清河以东的好几个郡。在这之前,王莽担心黄河决口会冲毁他在元城的祖坟;等到黄河决口向东流去,元城不再受水患威胁,所以就没有去修筑堤坝堵塞决口。
评论
这一时期,王莽统治下的新朝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景象,一方面是王莽政权对人才的拉拢,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名士对其统治的态度分化。王莽为太子配备众多高级别的师友,试图塑造新朝的人才体系,以巩固统治。然而,像龚胜这样深受汉朝厚恩的人,秉持着忠诚于旧朝的信念,坚决拒绝为新朝效力,以绝食而死来扞卫自己的气节,其行为令人动容,展现出对旧主的忠贞和对道义的坚守。而纪逡、唐林、唐尊等人选择在王莽政权中任职,虽各有表现,但也反映出在新朝权势诱惑下部分人的妥协。薛方以巧妙言辞婉拒王莽征召,既坚守了自身气节,又避免了与新朝的直接冲突。郭钦、蒋诩、陈咸等人或称病辞官,或拒绝出仕,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王莽政权的不认可。这些名士的不同选择,反映出王莽政权虽已建立,但在人心向背上并未真正获得广泛认同,社会各阶层对新朝的态度复杂多样。此外,黄河决口、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王莽因一己私利不顾黄河决口对百姓的危害,充分暴露了其统治的自私与短视。种种迹象表明,王莽的统治不仅面临着内部人心不齐的问题,还需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新朝的统治根基愈发不稳,未来充满了变数与危机。
喜欢。
第190章 汉纪二十九 王莽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