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稳固,才能指挥得动下面的人。汉宣帝很欣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员,有弹劾他们的奏章就留在宫中不处理,遇到大赦就一并解决了。以前的惯例是:尚书很少下发弹劾奏章,因为怕烦扰百姓,查证审讯可能会让百姓死在狱中,奏章上一定要有‘敢告之三个字才会下发。希望陛下您留意选拔贤才,记住臣子的优点,忘掉他们的过错,宽容对待臣子,别要求他们十全十美。那些二千石官员、部刺史、三辅地区的县令,有才能又能胜任职务的,人嘛,难免会有过错,应该宽容些,这样才能鼓励那些尽心尽力的人。这可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对国家有好处。之前苏令事发,想派大夫去追查情况,当时发现没有合适的大夫可以派遣,就把盩厔令尹逢召来,任命为谏大夫派去了。现在有才能的大夫太少了,应该提前培养可以造就的人才,这样遇到危难时,士人就会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赴难。事到临头才去寻找人才,这可不能彰显朝廷的英明。”王嘉趁机举荐了儒生公孙光、满昌以及能干的官员萧咸、薛修等人,这些人以前都是俸禄二千石且有好名声的,皇帝采纳了建议并任用了他们。
六月,鲁顷王的儿子部乡侯闵被立为鲁王。
因为皇帝卧病在床,病情不稳定,冬天十一月壬子日,让太皇太后下诏书恢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的祭祀,停止在长安南郊和北郊的祭祀。皇帝自己也没办法亲自到甘泉和河东,就派有关官员去按礼仪祭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盐县的危山,山上的土自己隆起覆盖了草地,就像驰道的样子;另外,瓠山的石头转动后立了起来。东平王刘云以及王后谒亲自到石头那里祭祀,还仿照瓠山立石制作了石像,用草捆起来,一起祭祀。河内的息夫躬和长安的孙宠商量说:“这可是个获取封侯的好机会啊。”于是就和中郎谷师谭一起通过中常侍宋弘向皇帝告发此事。当时皇帝正在生病,看什么都不顺眼,就把这件事交给有关部门处理,把王后谒抓进监狱审讯;王后谒认罪说:“祭祀诅咒皇上,是为了让刘云能成为天子,认为石头立起来,是当年宣帝兴起的征兆。”有关部门请求诛杀东平王,皇帝下诏,把他废黜并流放到房陵。刘云自杀,王后谒以及她的舅舅伍宏,还有汉成帝舅舅安成共侯的夫人放,都被判处死刑,在闹市执行。这件事还牵连到御史大夫王崇,他被贬为大司农。孙宠被提拔为南阳太守,谷师谭被任命为颍川都尉,宋弘和息夫躬都当上了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
评论
这一年的诸多事件反映出西汉末年政治的复杂与混乱。丞相平当拒绝封侯,展现出他对自身职责的坚守与清醒认知,其品德令人敬佩。而王嘉针对官员任用及管理问题的谏言,深刻指出当时官场的弊端,人才选拔的随意、官员调动的频繁以及监督弹劾机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地方治理和国家稳定,也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从祭祀制度的更改能看出皇帝因病情对传统祭祀的调整,凸显出皇帝权威与疾病之间的微妙关系。东平王巫蛊案则充满了阴谋与权力斗争的味道,息夫躬等人出于私利告发,最终导致多人丧命、官员被贬,权力的更迭背后是人心的险恶与朝廷秩序的紊乱。
喜欢。
第169章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