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5章 汉纪二十五 孝哀皇帝上[2/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的子嗣,她的亲属就该被千刀万剐。可现在她的亲属还都身居高位,天天在宫里晃悠,大臣们看着都寒心,必须彻查到底!”丞相以下的官员都觉得该严惩赵氏亲属,皇帝没办法,把新成侯赵钦和他侄子成阳侯赵都贬为平民,一家子打包流放到辽西郡。
     这时候,议郎耿育跳出来唱反调,上书说:“我知道,废嫡立庶这种事儿,是圣人定下的禁忌,古今都得严防死守。但当年太伯看出季历更适合当继承人,果断让位,跑到吴、粤,这种随机应变的操作,不能用常理衡量。他这么做,才让王季上位,最后子孙得了天下,传承七八百年,功劳比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还大,道德更是没得说,后来连太王的尊号都追封给了他。所以说,世道要是有大变故,就得有不按常理出牌的谋略。
     “孝成皇帝早就知道继承人一直没着落,担心自己去世后,要是继承人太小,权力肯定会落到太后手里。太后骄横起来欲望无穷,小皇帝又镇不住大臣,要是再没个像周公那样的忠臣辅佐,国家肯定得乱套。他看中陛下您贤明圣德、仁爱孝顺,有独到的眼光,所以才下定决心,断了后宫其他子嗣的念想,就是想把皇位稳稳传给陛下,保江山社稷平安。
     “我真看不惯有些人,之前不站出来据理力争,防患于未然,就知道顺着皇上、讨好宠妃。等皇上驾崩,新皇登基,大局已定,却翻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曝光先帝隐私,给先帝扣上沉迷女色的帽子,还想严惩宠妃。这完全辜负了先帝的一片苦心,也把先帝的远见抹黑了!
     “要我说,成大事就不能被世俗观念束缚,当年孝成皇帝的深谋远虑,岂是那些庸臣能比的?陛下您继承先帝遗志,这是顺应天意。现在不应该揪着过去不放,而是要宣扬先帝的美意。要是放任这些谣言传播,上对不起先帝,下误导后世,传到四海八荒,多给咱大汉丢脸!孝顺的儿子,就该完成父亲的心愿,希望陛下好好考虑!”皇帝一想,自己能当上太子,赵太后确实出了不少力,这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傅太后对赵太后还挺照顾,赵太后也知恩图报,可太皇太后和王氏家族却把她们恨得牙痒痒。
     评论
     这段历史堪称西汉宫廷版的“宫斗大戏”,剧情跌宕起伏,人性的丑恶与权力的黑暗展现得淋漓尽致。赵昭仪为了独霸后宫、保住地位,不惜残害皇嗣,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而汉成帝在美人与江山之间的摇摆、纵容,更是悲剧的推手,将皇家血脉的延续置于儿戏之中,也暴露出封建帝王在情感与责任面前的昏聩无能。
     解光的揭发,本应是一场正义的审判,还皇室血脉一个公道,却因各种复杂的利益纠葛和人情关系草草收场。耿育的另类“洗白”言论,看似站在维护先帝尊严、大局稳定的角度,实则是在为皇室丑闻遮羞,将残酷的真相粉饰成“深谋远虑”,这种颠倒黑白的操作,深刻体现出封建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对真相的漠视和扭曲。
    喜欢。
  

第165章 汉纪二十五 孝哀皇帝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