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秦武王喜欢力气大的人,任鄙就去叩关自我推荐;秦缪公推行霸业,由余就来归顺。现在陛下要是想招揽天下的人才,百姓中有上书求见的,就应该让他们到尚书那里,询问他们要说什么,如果说的内容有可采纳的,就给他们一定的俸禄,赏赐一束丝帛。要是这样做,天下的人才就会抒发心中的郁闷,说出忠诚的话,每天都能让陛下听到好的计谋,天下的条理、国家的内外情况,就会清晰可见了。四海这么广阔,士人民众这么多,能说话会表达的人也很多。但其中那些杰出的人,能针对世事陈述政见,言论能写成文章,和先圣的教诲对照也不荒谬,施行在当今又符合时务,像这样的人也没几个。所以爵禄和丝帛,是激励天下人的磨刀石,汉高祖就是用这个来激励世人、磨炼钝才的。孔子说:‘工匠想要做好他的事,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锋利。到了秦朝就不是这样,秦朝设立诽谤之法,就像是在为汉朝扫除障碍,把宝剑倒着拿,把剑柄交给了楚国。所以如果真能不失去权力的把柄,天下即使有不顺从的人,也没人敢触犯锋芒,这就是孝武皇帝能够开辟疆土、建立功业,成为汉世宗的原因。
“现在陛下既不采纳天下人的意见,还对提意见的人加以杀戮。老鹰、喜鹊遭到伤害,仁义的鸟就会飞得更远;愚笨的人被杀戮,聪明的人就会深深隐退。近来有些愚笨的百姓上疏,大多触犯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法律,有的被交给廷尉处理,很多人因此丧命。从阳朔年以来,天下人都把说话当成忌讳,在朝廷更是如此,群臣都顺着陛下的意思,没有坚持正义的。怎么证明是这样呢?拿百姓所上的奏书,挑陛下认为好的,试着交给廷尉处理,廷尉一定会说‘这些话不应该说,犯了大不敬之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了。以前的京兆尹王章,资质忠诚正直,敢于当面在朝廷上和皇帝争论,孝元皇帝提拔他,用来激励那些庸碌的臣子,矫正朝廷的歪风邪气。可到了陛下这里,王章却被杀,连妻子儿女都遭殃。而且厌恶一个人,惩罚他本人就行了,王章并没有谋反的罪行,却祸及家人,这打击了正直之士的气节,让谏臣都不敢说话了。群臣都知道这样不对,却不敢抗争,天下人都把说话当成警戒,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啊!希望陛下遵循汉高祖的做法,杜绝秦朝灭亡的老路,废除那些无关紧要的法律,下达没有忌讳的诏书,广泛地阅览,多方听取意见,和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也商议国事,让有深刻见解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想法,让身处远方的人意见也能传达,这就是所谓的‘打开四方之门,开阔四方之目。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如今君主的命令被冒犯,主上的威严被剥夺,外戚的权力一天比一天大。陛下看不到这个形势,希望能看到
第156章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