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2/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很生气,说夏侯胜说的是妖言,让人把他绑起来交给属吏处置。属吏把这事报告给霍光,霍光没有对夏侯胜依法治罪。霍光还责备张安世,以为是他把计划泄露出去了。但张安世实际上并没有说。于是霍光就召来夏侯胜询问。夏侯胜回答说:“《鸿范传》里说:‘帝王的行为如果不公正恰当,上天的惩罚就是经常阴天,那时就会有臣下讨伐君主的事情发生。我不敢说得太直白,所以只说‘臣下有谋。”霍光和张安世听了大为震惊,从此更加看重精通经学的人。侍中傅嘉多次进谏,刘贺也把傅嘉绑起来关进了监狱。
     霍光和张安世商量好之后,就派田延年前去告知丞相杨敞。杨敞又惊又怕,不知道该说什么,吓得汗流浃背,只能一个劲儿地说“是是是”。田延年起身去换衣服,杨敞的夫人急忙从东厢房过来对杨敞说:“这可是国家大事啊,现在大将军已经商议好了,派九卿来通知您,您要是不赶紧回应,和大将军保持一致,还犹豫不决,事情一旦泄露,您可就先被诛杀了!”田延年换好衣服回来,杨敞夫人就和田延年一起交谈并答应说:“我们听从大将军的命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癸巳日,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官员、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商议。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昏庸混乱,恐怕会危及国家,大家觉得该怎么办?”大臣们都惊讶得变了脸色,没人敢说话,只能不停地应和。田延年走上前,离开座位,手按着宝剑说:“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天下也交给将军,就是因为相信将军忠诚贤能,能让刘氏江山安稳。现在下面乱成一锅粥,国家眼看就要倾覆。而且汉朝皇帝的谥号里常常有‘孝字,就是为了能长久地拥有天下,让宗庙一直有祭祀。要是汉朝的祭祀断绝了,将军您就算死了,又有什么脸面去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商议,必须当机立断,谁要是在后面迟疑不表态,我就把他斩了!”霍光赶紧道歉说:“九卿责备得对呀!天下动荡不安,我霍光愿意承担责任。”于是参会的人都叩头说:“天下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将军您手里,一切听大将军的吩咐!”
     评论
     这段历史生动展现了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西汉宫廷陷入的混乱与危机,以及以霍光为首的大臣们为稳定局势所做的努力。
     刘贺从即位前到即位后的一系列行为,简直是荒诞至极。即位途中就肆意妄为,即位后更是变本加厉,毫无天子应有的庄重和担当,把朝廷当儿戏,只顾着自己玩乐,还随意提拔亲信,完全不理会大臣们的劝谏。他的种种行径不仅破坏了朝廷的正常秩序,更让国家陷入了潜在的危机之中。这也反映出在封建王朝中,皇位继承制度虽有一定规范,但当继承人自身素质不佳时,会给国家带来严重危害。
     而霍光作为朝廷的关键人物,面对刘贺的昏乱,从最初的忧虑烦闷,到和田延年商议对策,再与张安世谋划废立之事,展现出他为维护汉室江山的责任感和决断力。他的行动虽然面临巨大风险,但为了国家的稳定,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田延年以伊尹废太甲为例,给霍光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精神支持,坚定了霍光的决心。
     此外,夏侯胜以天象和经义来劝谏刘贺,以及他和霍光、张安世之间的互动,体现了经学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大臣们试图借助经学的权威来规范君主行为、干预政治决策。
     这段历史警示我们,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若缺乏应有的品德和能力,将对国家和百姓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也显示出在封建政治体制下,当君主出现严重问题时,大臣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可能会采取非常手段,而这一过程充满了权力博弈和政治风险。它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宫廷政治、君臣关系以及政治决策背后的复杂因素,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喜欢。
  

第112章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