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所以匈奴放回这两人,想以此表达和汉朝通好的意愿。这时候李陵摆酒祝贺苏武说:“如今你回到汉朝,在匈奴扬名,在汉室立下大功,就算是古代史书所记载、丹青所描绘的人物,也比不上你啊!我李陵虽然无能怯懦,但要是汉朝能赦免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亲,让我能施展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向,或许能像曹沫在柯邑结盟时那样(为国家立功雪耻),这是我一直以来都没忘记的。可现在我全家都被灭族,这是世上最大的耻辱,我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罢了,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心思。”李陵泪流满面,和苏武就此诀别。
单于召集苏武原来的随行官员,除了之前已经投降和去世的,跟着苏武一起回到汉朝的一共有九人。回到京城后,汉昭帝下诏让苏武用太牢的礼仪去祭拜汉武帝的陵园和宗庙,封他为典属国,俸禄为中二千石,赏赐二百万钱、公田二顷、住宅一处。苏武被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当初出使时正当壮年,回来的时候,头发和胡须都全白了。霍光、上官桀和李陵向来关系不错,就派李陵的老朋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起到匈奴去招李陵回来。李陵说:“回去倒是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最终死在了匈奴。
夏天,发生旱灾。
秋天七月,根据贤良之士和文学之士的建议,废除了酒类专卖的官员。汉武帝末年,国家财力虚耗,人口减少了一半。霍光深知当前时务的关键,就减轻徭役和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到这时,汉朝和匈奴和亲,百姓生活逐渐充实起来,慢慢恢复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繁荣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昭帝下诏,因为钩町侯毋波率领他封邑的君长和百姓攻打反叛者立了功,封他为钩町王。赐给田广明关内侯的爵位。
评论:这一年发生的盐铁之议和苏武归汉等事件,对西汉的政治、外交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盐铁之议是一场关乎国家经济政策走向的大讨论。贤良、文学之士从百姓利益出发,主张废除盐铁专卖等与民争利的政策,期望以节俭兴教化;而桑弘羊则强调这些政策对国家战略、边疆稳定及财政收入的重要性。这场争论反映出在国家治理上,经济利益与民生诉求、短期发展与长远规划之间的矛盾。最终废除榷酤官,显示出霍光等执政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更倾向于民休息、恢复经济的策略,为西汉的复苏奠定基础。
苏武归汉的故事充满了传奇与悲壮色彩。苏武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守汉节十九年,展现出无比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忠诚精神,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他的回归,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彰显了汉朝在外交上的胜利。同时,李陵与苏武的故事也形成鲜明对比,李陵的投降与内心的挣扎,衬托出苏武的坚守之难能可贵。
此外,霍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及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得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国家逐渐恢复元气,为西汉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在西汉王朝经历汉武帝时期的辉煌与动荡后,正努力通过调整政策、处理外交关系等方式,重新走向繁荣与稳定,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外交及民族精神传承的历史经验。
喜欢。
第107章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