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8章 初见端倪[2/2页]

十一个疯子 鲁班班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完就脸色骤变:“我告诉过你!绝对不要说起它!最好想都……”
     “我已经说过一次,可是它并没有出现。”
     我摊开手打断约翰森:“我能理解你的恐惧,但你作为一名认真严谨的科研学者,你觉得这种规避风险的方式科学吗?”
     “我……”
     约翰森一时语塞,几秒后泄气似的沉下肩膀:“我当然知道这不科学,但我不知道我们还能做什么。”
     “哦?”
     我听到这个想法眉梢一挑,那种朦胧的模糊感又消退了一点:“那东西是什么来历?”
     “不知道。”
     约翰森摇摇头,深蓝色的眼睛里满是恐惧:“我们曾经做过研究,想掌握它的生活习性、或是活动规律,可是始终没有什么进展。”
     “它在黑夜中出现,却又不是每次黑夜都会出现;它会用杀戮和死亡来回应对它的呼唤,却又不是每一次的呼唤都会回应——无法用科学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选择‘希望。
     我“啧”了一声没说话,之前那种脑雾似的朦胧感也彻底消失。
     这应该是一种类似“记忆变形”的现象。
     约翰森说他们做了很多调查,结果没有任何收获,但这里是二类梦境,他不是真正存在的人,他所谓的调查,自然也就只是一段“记忆”。
     所以这个“调查”未必是真的调查、或者说未必是对“白色巨鹿”的调查,而且从结果来看,这种“无法调查”也更贴合【大灾难】。
     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
     或许现实中的某一年,E.C.S.O曾对【大灾难】进行调查,虽然最后没有收获,但是调查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对参与调查的人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精神刺激。
     之后,这些人的记忆、被构建成了这个二类梦境,多人的“恐惧”糅杂起来,又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最终形成那个“白色巨鹿”的形象。
     换句话说,“白色巨鹿”只是一种印象投射,就像我“看到”的【黑镜】的形象一样,是为了便于大脑理解而产生的“具象”。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把“‘白色巨鹿是【大灾难】的印象投射”这个前提代入后,就发现“白色巨鹿”和【大灾难】之间,还有不少相通的特性。
     比如它们的强大、乖戾,每次出现都伴随着死亡,可是这种“出现”又毫无规律。
     人力无法抵抗、也无法避免,只能对它们敬而远之,但这只是一种碰运气的逃避,并不能阻止“黑夜”降临。
     所以每当“白色巨鹿”、或是【大灾难】出现的时候,人类只能蜷缩在黑暗中瑟瑟发抖,“希望”光明可以尽快到来……
     这是一个绝望的情况,但又好像没那么绝望,因为我之前曾经逃过一劫。
     那次逃生的重点,是我利用频闪的电脑,及时观测到了“白色巨鹿”的行动。
     于是我由此想到了另一件事——【大灾难】的难点,就在于它无法被观测、无法被调查,也就无法避免或是抵抗。
     但如果我能利用“频闪的电脑”,对“白色巨鹿”进行观测,是不是意味着也有某种方式,可以对【大灾难】进行观测?
    喜欢。
  

第428章 初见端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