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和纽壁坚为了争英资第一大班的称号而结怨,这就是心胸狭窄。花费10亿美元建造汇丰大楼,这就是好大喜功。
归根到底,他是死要面子。
这个苏格兰人,后年就要退休了。
如果在他退休的时候,无论是香江的怡和,还是北美的海丰,都是一个烂摊子,那他面子上也过不去。即便到时候按照惯例,他会有一个爵士的头衔。
怡和在西门手里,明年的债务情况也不会根本好转,而海丰银行就是沈弼在任的时候收购的,海丰这几年因为南美的债务危机也是焦头烂额的。
季宇宁死死拿捏住了这位苏格兰人明年即将退休的这一点。
“好的,我同意了。”
沈弼思考了一会儿,他还是下定了决心。
沈弼说的同意,意味着汇丰将会把自己持有的怡和系的股票转给季宇宁。
同时,在发生收购战的时候,将不会予以西门凯瑟克资金上的支持。
甚至,还会强行上门逼债。
两个人随即探讨了一下股票转让价格,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
季宇宁这个时候倒是很有点儿钦佩沈弼这个人做事的果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迈克尔,那位行政专员那里,也请打一个招呼吧。”
季宇宁想想,又说道。
当然这对沈弼来说是小事。但是沈弼打个招呼效果更好。
这时候的香江还没有正式的证券监督机构,只有两个研究检讨证券管理的委员会,但并不是全职的。
另外还有一个正式的行政专员。姓霍。
这两个委员会或者行政专员并不主动去监督证券市场,而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一些文件和进行一些流程性的登记工作。
香江的正式的证券监督机构是要到1989年以后才成立的。在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如果要申请部分要约收购,则要先经过相关证券监督机构的同意的。
搞定了沈弼,季宇宁又去了渣打银行的第2代大楼,见到了渣打银行的大班高士敦。
渣打银行同样也是怡和与置地的主要债权人之一。
高士敦家族是渣打银行的管理家族。
这个老外就比沈弼要好打交道多了。
面对季宇宁开门见山的请求,他一口就承诺下来。
高士敦可没有沈弼那样的心系香江,心系英国,甚至心系全球。
他只管渣打银行。
置地的债务,已经成为这几年他的心病了。
再有就是渣打银行主要的业务是国际业务,季宇宁这位北美首富上门来,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他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和这位季首富拉上关系。
这不机会就来了。
当天,季宇宁见的第3个人,是包船王。
“哈哈,宇宁啊,你这就叫釜底抽薪之计。
没有了汇丰和渣打的支持,即便你要强收怡和,西门凯瑟克恐怕连反收购的资金都没有了。”
船王对于季宇宁今年的第2次对于英资的收购,赞叹不已,也慨叹不已。
并且热情洋溢的表示要大力支持。
季宇宁从船王这里得到了其持有的置地的股票,并且包船王还承诺去联系李蕉诚,拿到那位手里的置地股票。
之后,季宇宁又通过霍鹰东从同为粤省老乡的另外一位李生手里,也拿到了其持有的置地股票。
他本人也直接找了彤叔。
果然,这三人手里都有百分之几的置地股票,以李蕉城手里的股票最多。
置地集团在香江所有的地产商眼中,就像唐僧肉一样。所有人都想逮着机会狠咬一口。
到10月10日的时候,季宇宁手中置地集团的股票,已经占到其股份的将近30%了。
喜欢。
第611章 釜底抽薪之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