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7月1日,周一。
     上午,起草机构的第1次全体会议在京城召开。
     59位委员齐聚一堂。
     59人中,有主任一人,有副主任6人。
     副主任中,其中代表香江的是两人,包宇刚和季宇宁。
     包宇刚是世界船王,他是香江商界的代表。
     而季宇宁是北美首富,他同样是香江在世界上的商界代表。同时,他还是科技,文学,艺术,传媒等领域的代表。
     因此,他们两人成为副主任,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另外,6位副主任中,季宇宁的老爹也位列其中,他们是父子两人同为副主任。
     季宇宁到会场的时候,发现整个会场上,最活跃的是那位香江的查先生。
     这位查先生在来京之前,就不断的在自己开办的报纸上发表这方面的文章,畅谈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抱负。
     在季宇宁看来,这并不全是他的所谓家国情怀,最关键的是为了多卖几份报纸,多挣点儿钱而已。
     到了京城,在第1天开会前,这位查先生还带来了100多本双方协议的中英文文本,他自己有出版社,这是他自己印出来的。
     在会前,他就不断的散发给所有的委员,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还有现场的记者。
     季宇宁注意到现场的大部分香江代表都有些不屑,就连他身边的包船王和那位霍生也同样微微撇嘴。
     香江就这么大点儿地方,谁什么德性,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的。只是不愿意去揭穿罢了。
     季宇宁这时候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起草机构的人数是59人,香江就占了23人,按说香江的委员超过人数的三分之一即可。
     多出来的几人,估计就是为了预防这期间有人被开,有人自己辞职不干的场面出现。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有人在未来几年中去世的情况。
     前世这59人,到4年半以后,法律起草结束的时候,还剩下51人。其中香江委员18人,仍超过三分之一。
     减少的8个人中,有两个被开,就是司会长和那位李大状。两个人辞职,辞职不干的人,就包括这位现在最活跃的查先生。还有4个人,包括三位内地的,以及一位香江的委员,是因病去世了。
     第1天会议前,会议秘书处通知各委员,会议消息只能在记者招待会上发布,委员不能私下透露。
     这位查先生听了,颇有一些愤愤不平。
     果然,第2天会议上,查生在分组讨论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建议被部分采纳。
     当天,会议的这项规定改为:每位委员都可以透露自己的意见,甚至公开在会议上的发言内容,但绝不能透露其他委员的发言内容。
     季宇宁注意到,提意见的那人还是不满。
     这还怎么炒作啊。
     他现在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忠厚长者。怪不得跟倪胖子相交莫逆呢。
     第2天的分组会议上,季宇宁发表了自己意见。
     他建议这项法律的起草工作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最好是5个小组,由5个小组分别起草自己负责的相应领域的内容。然后再一起汇总。
     季宇宁的想法,就是前世在1986年4月召开的第2次起草工作全体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当时是通过了法律的起草机构的结构草案。设立5个专题小组,包括内地与香江关系,经济,政治体制,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宗教。
     每个小组均选出1位内地委员和1位香江委员担任召集人。
     小组负责起草相关条文送交总体工作小组进行调整和修改。
     每一条文从草拟到成形,均经过小组会多次讨论,获得小组三分之二委员的通过,提交大会讨论后也需获得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写入草案。
   

第607章 首航仪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