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4章 那是一种病,得好好治治[2/2页]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季宇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香江本土的经济和金融方面,也是频频出事。
     除了9月中旬,陈松青的佳宁公司被警方搜查,陈松青等人随即被收押之外。
     9月份,香江的一家大型银行恒隆银行也爆雷了,如果说佳宁公司已经让它的70多个金融机构债权人,以及数万股民彻底失望,或者说绝望。那么恒隆银行的爆雷,则是让香江的很多普通的银行存户紧张万分,乃至夜不成寐。
     因为恒隆银行的问题,已经可以追溯到一年以前,就是去年谢利源金铺倒闭,还有去年年底的大来信托的爆雷。
     恒隆银行到9月份的时候,已经撑不下去了。由于恒隆银行这时已经“大到不能倒”,港府不得不介入,动用外汇基金接管了恒隆银行。
     10月份,着名港商冯先生创办的新鸿基银行也遭到挤提,不得不出让过半股份给中东阿拉伯银行,更名为港基银行,后来又转手成为富邦银行。
     同时另一家与海外信托银行关系密切的嘉华银行,是知名商人林先生创办的,后卖给新加坡侨商刘氏家族,也在当月陷入危机。
     针对这一系列事例,季宇宁10月份在自己的中文报纸和英文报纸上发表文章。
     他认为:这几起金融机构的爆雷,充分说明了香江的银行立法已经滞后。
     实际上前世香江是在这次危机后才引入《巴塞尔协定》标准,比国际实践晚了两年。
     恒隆银行暴雷之后,港府就意识到需要采取行动了。因为香江过去一直采取“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政府很少干预市场。但是银行业出现“大到不能倒”的机构之后,这种政策难以维系,必须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1984年港府邀请英国金融管理局前管理董事理查德·法兰特(Richard Farrant)前来考察。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当时的香江立法局于1986年5月29日三读通过了全新的《银行业条例》,从此拉开了香港银行业的新篇章。
     1986年《银行业条例》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规定对银行资本充足比率和流动资产比率的限制。所谓资本充足比率,指的是银行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之前的规定是5%。香江率先将其提高到8%。
     值得一提的是,8%是1988年9月1日由国际清算银行提出并生效的《巴塞尔协定》(Basel Accords)所规定的全球通行的银行资本充足比率。
     香江标准比世界标准提前了两年,这是香江金融行业引领全球的表现之一。通过1986年《银行业条例》的修订,彻底将香江金融业提升到了国际水平。
     10月底,季宇宁的麒麟银行宣布,其内部将按照国际惯例实行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并将资本充足率由国际通行的5%提高到8%。
     他的这个标准,比香江标准还要提前了两年。
     他这个时候如此宣布,已经不在乎香江的同业的态度了。
     原本从去年开始,每一次香江相关金融机构出事,麒麟银行的储户都会暴增一波。尤其是今年九十月间,麒麟银行的储户和资金量又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
     而此次他宣布实行资本充足率之后,在港人眼中,麒麟银行已经成为了香江最值得信赖的银行之一。
     此后,麒麟银行也开始在香江18区进行了营业网点的扩张。
     10月底,还有一件对于香江传媒娱乐业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正式宣布停业了。
     实际上邵氏电影是在7月底就已经停止制片业务了。
     直到三个月后,邵氏电影才正式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喜欢。
  

第564章 那是一种病,得好好治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