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季宇宁走上颁奖台的时候,掌声仍然没有停止。
     他知道自己是创造了戛纳电影节的历史。
     电影《燃烧》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第1部获得最高奖金棕榈奖的华语影片。
     季宇宁也是第1个举起金棕榈奖奖杯的华人导演。
     前世这个记录,是1993年那位陈诗人的电影《霸王别姬》,获得了金棕榈奖。
     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获得最高奖的华语影片。
     季宇宁同时还创造了一个前世也没有出现过的记录。
     他在同一届戛纳电影节上,既获得了长片金棕榈奖,也获得了短片金棕榈奖。
     前世获得这两个奖的,只有一位新西兰的女导演,但她也不是在同一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的。
     背负着这么多的记录,季宇宁精神抖擞,热情洋溢的在台上发表了获奖感言。
     讲到3分钟的时候,台下的上千人都是眼睛发亮。
     讲到5分钟的时候,众人若有所思。
     讲到7分钟的时候,大家开始眨眼。
     快到8分钟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有趣了。
     从来没见过这么能说的金棕榈奖获得者。也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么能说的华夏人。
     季宇宁足足讲了8分钟,他想着既然第1个奖,那个金摄影机奖的颁奖,花了10分钟,那他这个金棕榈奖也得凑够这个时间。加上主持人和颁奖嘉宾的发言,10分钟够了。
     他是最后一个领奖的,他说完颁奖典礼也就结束了。也无需控制时间了。
     能够说这么长的时间,也就出现在戛纳,而不太可能出现在柏林。
     这在戛纳是有先例的。
     前世在戛纳电影节上,就曾经有过观众鼓掌时间长达19分钟的。
     季宇宁这长达8分钟的获奖感言,讲了幸福,惊喜,感谢,谦虚,自信和共勉。
     这得益于他这些年在国内开了那么多的会。
     他讲的头头是道,台下听的津津有味。
     评委团主席宣布闭幕式结束。台下观众仍然有一些意犹未尽。
     “阿红,发仔。这次你们俩来真是对了,正好可以当劳动力使唤了。
     否则这么多的奖杯奖状,我可拿不了。
     这次你们俩来先混个脸熟,下次可就要准备拿大奖了。”
     “啊,季公子,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项目了?有没有我们的角色啊?”
     “嗯,发仔倒是反应的快,确实是又有新项目了,而且还是一个大制作。
     不过不是文艺片,是商业片了。
     是动作片。
     发仔,准备让你当男一号,阿红是女二号。
     剧本已经进行版权登记了。”
     接下来,季宇宁就不准备多说了。
     这需要回香江再说。
     施南生还要在戛纳多待两天。
     季宇宁这个老板第2天就离开了法国。他直接飞回了京城。
     5月30日,周六。
     京城,西单大木仓胡同。
     教育部。
     “……。
     设立这个希望工程教育基金,这是我以自己的方式,来践行心中的理想,那就是“振兴中华”这4个字。
     1978年2月份,我在京城大学入学典礼上的发言中曾经提到,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现在不仅要努力学

第492章 希望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