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78年的年初这时候,京城市区通往首都机场的路,只有一条机场路,这就是后世人称的老机场路。
     路线是从东直门开往顺义,然后在天竺分叉,然后,季宇宁就不认识路了。
     他前世都是走的机场高速路。那是一条高速主路走到底,跟着路标开就是了。
     这条机场路是用水泥铺成的,水泥路是一节一节的,就像一个一个的巨大的水泥方砖。当汽车在路面上驶过时就会发出“嗒嗒嗒”的声音。
     所谓的搓板路就是这样的,京城市区内的主路一般也是这样的路。
     路不宽,是双向两车道。可以说是最窄的一条路了。
     路两侧都是一排一排的树,怎么看怎么像是后世的一条乡村公路。可惜现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那就是一条林荫路,应该是不错的风景。
     路上车很少,季宇宁感觉大约是经过六七分钟,才能碰到一辆车。这还是上午机场路上车最多的时候,所以他估计这条路在这个年代绝对不会堵车。
     看着开车的司机已经换了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据说还是从部队刚复员的。季宇宁不禁嘴边露出微笑。
     他老娘前一段时间就跟他说了,去年给他爸开车的那个40多岁的司机已经被他爸换掉了。
     换掉的理由是组织上要给他加担子,把他从小车班调到了下面的华侨旅行社去开班车去了。
     嗯,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
     这下不仅给领导开车的补贴没有了,而且每天开班车线路虽然固定,可是没有点儿,没法准时下班。不但累,收入也减少了。
     这司机当时是从别的单位调过来的,给领导开了大半年车,领导不满意,那以后也就再也没有领导用你开车了。
     这位司机给季宇宁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7月份他刚回京城,在京城火车站广场拿着自己的行李往车上放的时候,司机就在旁边抽烟,视若无睹,无动于衷。
     当时季宇宁非常诧异,这在后世是绝不可能碰到的,司机居然还跟领导以及领导的家属甩脸子,那绝没有好下场的。
     后来季宇宁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老爸除了公务,根本就不用他自己的专车。
     这个年代受前些年的遗风影响,很多单位的普通员工对于领导远没有后世那么恭敬,甚至缺乏应有的尊重。
     反正这个年代一般单位没有开除员工这一说。
     现在他老爹兼管侨办的行政,这段时间也调整清理了一些人。
     新的司机就是老爸自己挑的,部队出来的人都是很有首长意识的,老爹还没出现在车门前,司机就已经跑过来把车门打开了。
     现在季宇宁觉得他老爹已经挺会当官的了。
     现在很赏识老爹的是廖公,季宇宁记得这位前世还能再干上五六年。
     这几年国家还要陆续成立港澳办和台办,这两个机构的级别也并不低,所以老爹应该还有上升空间。
     但季宇宁觉得他老爹能成为一个副部级的实职干部估计也就到头了。
     成为正部级干部,迈过从副部级到正部级这道最大的坎儿,可能性并不太大。这可不仅仅是能力和背景的问题,还需要有运气。
     车子开得很快,10多公里的路程,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季宇宁已经看见了首都机场的候

第150章 十三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