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6章 居然还会写小说[2/2页]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季宇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念。
     取钱是凭着存折,再加上工作证。
     所以这里面的疏漏很多。
     前世,国内实行身份证制度是从84年初开始的。离现在还有将近7年的时间呢。
     “哎,对了,阿宁你去文化部,闹了半天,原来是贺叔说的呀。”
     下午大家聊天的时候,季宇宁跟贺叔秦姨说起来,他十一以后要去文化部报到的事。
     贺叔当即就说了,这是他跟文化部的黄部长打电话的时候提了一句。
     他和秦姨都觉得季宇宁在电影院工作,那真是有点儿浪费了。
     所以季宇宁他老爸当时的判断,是一点儿都没错。果然就是和他贺叔有关。
     “嗯,秦姨说,贺叔对我回来分到电影院挺不高兴的,他说我爸有点儿太书生气了。自己儿子的工作都管不了,还是我妈靠着关系弄到电影院的。
     正好贺叔跟那个黄部长很熟的,是老战友了。黄部长当纵队政委的时候,贺叔是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两个人的关系很好。
     我的事儿,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又说了一会儿话,到了该休息的时间了。
     关了屋顶上的大灯,只留下书桌上的台灯,今天台灯上也罩上了喜罩,红色的灯罩里射出暧昧的光。
     这光映在架子床上,嗯,这很有点儿红烛昏罗帐的感觉了。
     今天是俩人的第3次了。
     两人完全是敞开心扉,尽情释放。
     一而再,再而三。
     季宇宁感觉到仿佛两个人的身心都融化在了一起一样。
     这时,他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中多了另外的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在季宇宁这整整一天都是陶醉在温柔乡里,不问世事的时候。
     在外面,在国内的文学圈里,他的名声再一次大振。
     10月1日,在京城和沪上分别发行的京城文艺和上沪文艺,同时在头条上,出现了季宇宁的名字。
     京城文艺和上沪文艺虽然不能跟现在的国刊人民文学相比,但也差的并不多。
     因为京城文艺最早的主编是老舍,而上沪文艺的主编是巴金。
     人民文学的第一任主编是茅盾。
     这三位主编,在华夏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一样的。
     因此他们担任主编的这三份文学期刊杂志也都水涨船高,地位自然是不同凡响的。
     能够在京城文艺和上沪文艺上发头条的作家,每每都会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而在同一时间,在这两本杂志上都登上头条的作者,这是历史上头一次。
     当人们看到这位创纪录的作者的名字的时候,发现居然是季宇宁,是前一段以歌曲和诗歌出名的那位季宇宁,那位上个月刚以诗歌登上人民文学头条的诗人,那位被人民日报头版称为诗人歌唱家的季宇宁。
     很多人都在心里说,没想到这位诗人歌唱家,居然还会写小说,而且小说的水平之高,完全不在他的诗歌之下。甚至感觉还要更好了。
     因此,这一期的京城文艺和上沪文艺的销量都是大涨。
     尤其是上沪文艺作为1977年第1期复刊号在沪上地区的销售极为火爆。销量也达到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上沪文艺所有的编辑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复刊号会如此的成功。
    喜欢。
  

第76章 居然还会写小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