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天我来交稿,就是我上次说的那篇京味小说,您先看看。”
     周艳茹拿过季宇宁递来的小说稿,一目十行的翻看起来。
     3万字的中篇小说,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完了。
     周艳茹抬起头来,眼里掩饰不住的兴奋。
     “写的好,好多年没有看到写的这样好的京味民俗小说了。
     用不动声色的口吻讲故事,信笔写来有如行云流水,时而又有层峦起伏,虽然冷静,却掩盖不住一种自然流露的幽默感。
     小季啊,你这篇小说很有点儿当年老舍先生的味道了。
     那五这个人物写得非常好,他好像是一幅很长的画卷的轴心,由他的浪迹生涯带出了老北平的各类人物,环绕着他的行踪又展示了古都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
     这种写法很妙,很有点清明上河图的那种视角。
     我觉得那五这篇小说可以说是满清贵族的子弟传。
     而且从头到尾,都带有一种批评的意味,所以即便写的是解放前的故事,但是直到现在,还是很有积极的意义的。”
     周组长一气儿就说了不少,有点口干。她拿起茶杯喝了口水。顺便把小说稿递给了在一旁眼巴巴看着的章小编辑。
     “小季啊,我没想到你交稿,居然能交出这样一篇高水平的中篇小说,看来你写小说的天分,丝毫不亚于你写诗的天分。
     我觉得这篇那五,完全可以上我们下期的头条了。”
     “周组长,谢谢您的夸奖。我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可没想那么多,就是想讲好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我从小就不止一次听过的,老北平的那些八旗子弟的故事。
     像那五那样的人,我小时候也还见过的。像现在有的那些大院子弟,不也是成天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京城里现在还有那些所谓的“顽主”,拿玩儿,拿混,当主业的,当成人生的事业的,真是让人不耻,同时也让人觉得他们可悲。
     所以呀,这篇小说我想的是,虽然写的是解放前,但也可以让今天的人警醒。”
     “对,你说的对,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这篇小说,在今天也有积极的意义。”
     “对了,周组长,还有一件事。我们京城文艺杂志是不是也可以发表电影剧本呢?”
     “嗯,小季,是这样,我们京城文艺杂志以前也发表过电影剧本,你像电影海港的剧本,像电影创业的剧本,都是发表在我们京城文艺上的。
     你是不是又写了个电影剧本啊?”
     周组长一下子反应过来了,盯着季宇宁问道。
     “嗯,我现在正有一个想法,写一个解放前地下斗争的故事。
     前两天我们家有一个亲戚来我们家聊天的时候,说到他解放前的一些故事,他原来是地下工作者,主要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
     故事的一些内容,让我听了都感觉到很是惊险紧张,这种刺激很有些画面感,所以我想写成一个电影剧本。
     我已经写了一部分了,如果咱们这儿能够刊登电影剧本,那我就给咱们这边投一份,希望能在咱们这儿正式发表。
     当然剧本我准备送到北影厂去。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法拍这类电影,这电影的类型叫谍战惊险片。”
    喜欢。
  

第41章 那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