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县令官帽都戴歪了,靴子也跑得快掉了,脸色焦黄如土,带着县衙仅有的百十来个衙役和卫兵,狼狈不堪地冲到县主府前。
“夫人呢?县主何在?!”常县令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扑到县主府门前的台阶下,对着紧闭的大门嘶喊,声音都劈叉了,“快!快开门!本官亲自带人去支援县主!快开城门啊!七百人对几千人,这不白给吗?县主不能有事啊!我的乌纱…不,县主殿下啊!”
他都快哭了。
“县尊!”姚墨带着身后汹涌的人群,刚要说话。
吱呀一声。
县主府那扇厚重的侧门开了。
走出来的是一个穿着水蓝色绣花夹袄的娇俏少女。
她圆圆的脸上没什么激烈表情,甚至有些过分的平静,正是沈嘉岁身边那个神秘的小姑子,燕倾城。
燕倾城看了眼混乱的门口,又扫了眼姚墨身后那群眼睛通红的热血汉子,最后目光落在焦急的常县令身上。
“常县令请回吧。”她的声音清清冷冷,语气很平淡。
常县令一愣,急赤白脸:“倾城姑娘!本官知道你是县马的妹子!可现在不是讲规矩的时候!城外打起来了!那动静可怕的很,县主她…”
“我知道打起来了,”燕倾城语气依旧平静,“我嫂子她有妙计,不会有事。”
她没法解释手弹,只能含糊地说妙计。
“妙计?什么妙计?”常县令急得跺脚,指着城外方向,唾沫星子横飞。
“刚才那动静!天崩地裂啊!那就是几千人骑兵冲阵的动静!妙计能抗住骑兵冲阵?!七百人!没有结阵!没有地利!什么都没有!那跟拿鸡蛋撞石头有什么区别?倾城姑娘,现在不是小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本官必须带人出城!就算死也得把县主殿下抢回来!”
他身后那百来个衙役也是面无人色,手里的水火棍都在哆嗦。
出城去和几千凶悍的南唐兵拼命?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可县令要去,他们又不敢不去,真是难熬。
燕倾城秀气的眉头蹙了一下。
妙计?她当然知道妙计是什么!
甚至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动静根本不是什么骑兵冲锋,那是她一颗一颗亲手搓出来的“手弹”在引爆!是那些黑疙瘩集体发威的效果!
她清楚地知道,有那近千枚手弹在手,只要战术得当,嫂子稳赢,根本用不着这些人冲上去送死!
可她怎么解释?
难道要她说:“别去送死了,我弄出来一种叫手弹的东西,铁疙瘩里面塞火药和小铁片,点了捻子扔出去能炸死一片人”?
谁会信?信了之后,这秘密武器如何保密?
看着姚墨身后那群男人,燕倾城心底深处除了烦躁,更有一丝委屈。
那是她的发明。
是她弄出来的“天雷”。
可现在只能称之为“妙计”。
世人永远只会记得执旗斩将的那个主将,而真正锻造出这把利剑的人……
“常县令,”燕倾城压下心中的波澜,声音也冷了下来,甚至带上了一点无奈,“我嫂子临走前,给我下了严令。不准任何人擅自出城增援,以免打乱她的布置!此令如山,请你带你的衙役们立刻回县衙,维持城秩序!”
她看着又要急眼的常县令,语气加重,几乎一字一顿:“这是县主军令!也是我哥燕回时的军令!您,敢违抗吗?”
常县令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后面的话全堵在喉咙里。
县马军令?!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啊!可他额头的冷汗冒得更多了。
“还有诸位父老乡亲…”燕倾城转头看向姚墨和那群汉子,眼神复杂,“血勇可嘉,令人敬佩。但嫂子的布置已成定局,她必然心中有数。若你们此刻盲动,反误了大事。都回去吧。该养伤的养伤,该备粮备水的备粮备水,这才是最该做的事。”
她说完,不再看任何人,转身就要回府。
“倾城姑娘!”姚墨急急上前一步,“我们……”
就在这时!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欢呼和吆喝声,从城门方向隐隐传来。
“回来了!是夫人的马!”
“咱们的人回来了!大胜!大胜啊!”
“打开城门!快开城门!”
欢呼声如同巨大的潮水,瞬间席卷过来!
常县令、姚墨,以及所有聚集在县主府前的人,都猛地一震,豁然转头,惊喜又忐忑地望向城门方向!
回来了?这么快?
燕倾城迈入门槛的脚微微一顿,停了下来。
她背着身,嘴角极快地向上弯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一贯的清冷模样。
秘密依然是秘密,麻烦只是暂时被掩盖。
但至少,她嫂子安然无恙。
这便够了。
……
新昌县城门口,乌泱泱挤满了人,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全都望着官道的尽头。
空气里那股子焦糊味儿还没散干净,城墙根下还留着昨夜激战的烟熏火燎,但此刻,没人顾得上这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死死盯着远处飞扬的尘土。
“来了!来了!”眼尖的半大孩子猛地跳起来,手指头戳得老远。
只见官道尽头,一杆残破却依旧挺得笔直的“沈”字大旗率先闯入视线。
紧接着,是一支沉默的骑兵队伍,黑色的甲胄在午后有些发白的日头下泛着冷硬的光。
正是新昌县主沈嘉岁和她那七百儿郎!
人群嗡地一下炸开了锅,欢呼声浪差点掀翻了新昌县城低矮的城门楼子。
“是县主!县主回来了!”
“老天保佑!菩萨保佑!县主没事!”
“看!后面!后面好多俘虏!”
欢呼声中,夹杂着难以置信的抽气声。
七百骑兵后面,跟着的是一条长得望不到头的俘虏队伍!
第122章 手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