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回时缓缓转过身。
面对袁知府惊怒交加的质问,他脸上那丝疲惫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冽。
“私造?袁大人言重了。”
他抬手指了指周围这片尸山血海,指了指那些幸存下来的颍州新兵,最后指向远处颍州城的方向。
“此乃战时,颍州危如累卵。魏王残暴,兵锋直指城下。若无这些趁手的长刀,凭我三百血肉之躯,如何能挡住魏王精锐的反复冲击?”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逼视着袁知府,“若无我们在此死战不退,耗尽魏王锐气,若无最后虚张声势,袁大人以为,此刻你我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吗?颍州城,此刻恐怕已是一片火海!城中数万百姓,又将面临何等屠戮?”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沉重:“给乡勇配备合用的长刀,乃保境安民抵御强寇必要之举!非是私造,实为自救,亦是救城,更是救这满城百姓!若袁大人认为,坐视城破人亡,坐等朝廷那永远拨不下来的军械,才是正理……”
燕回时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却让袁知府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袁知府被这一连串的反问噎得哑口无言。
他张了张嘴,看着周围惨烈的战场,看着那些幸存士兵眼中尚未散去的恐惧,再想想城破之后的可怕景象……
是啊,没有这些刀,没有这些人,颍州城早就完了。
他颓然地放下手,满腔的惊怒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般泄去,只剩下深深的苦涩。
他长长叹息一声,声音充满了无奈嘲:“燕县尉所言也有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罢了……”
“只是……老夫招募这三千新兵,亦是赤手空拳者居多。朝廷哪里拨得下这许多兵器钱粮啊……”
他像是在问燕回时,又像是在问这苍天,更像是在哀叹自己的无能。
夕阳的余晖拉长了他的身影,显得格外萧索。
燕回时解下染满血污的护腕,递给身旁的亲兵,对脸色依旧苍白的袁知府抱拳一礼,声音带着沙哑:“府尊,此间战事暂歇,魏逆已退。末将职责在身,需即刻率部返回新昌,以防不测。颍州城防及善后诸事,还望府尊费心。”
他说完,转身便欲招呼自己那三百名新昌精兵离开。
“燕县尉留步!”
一声急促的低喝自身后响起。
袁知府猛地抢上一步,竟一把攥住了燕回时的手腕。
那力道之大,与其文官身份极不相称,透着一股不容抗拒的急迫。
燕回时脚步一顿,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看向袁知府:“府尊?”
袁知府松开手,胸膛起伏,只有一双眼睛因极度的紧张而亮得吓人。
他紧盯着燕回时,声音又快又急:“燕县尉!魏王只是暂时退走,他并未伤筋动骨,主力仍在!一旦他回过味来,发现那所谓援兵不过是虚张声势,他定会卷土重来!
颍州城,此刻仍是危如累卵!你此时若走,颍州靠谁来守?靠这三千手无寸铁的新兵?还是靠本府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燕县尉,颍州离不开你!”
燕回时看着袁知府眼中的恐惧和恳求,沉默了一瞬。
他理解这位老知府的惊魂未定,但职责所在,新昌亦需拱卫。
“府尊稍安。魏军今日虽未遭歼灭,然鏖战半日,已是疲敝之师。其前军折损颇重,所余兵力,不足以支撑其立刻发动一场攻城血战。魏王此刻最紧要之事,非是攻城消耗,而是收拢残部,招兵买马,补充实力。短期内,颍州暂无迫在眉睫之危。”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切中要害。
袁知府张了张嘴,燕回时所言句句在理,他无法反驳。
然而,一股更深沉的焦虑如同毒蛇,死死缠绕着他的心脏。
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
“燕县尉!你说得对!他暂时不会攻城!可他一定会再来,而且必须再来!你可知为何?”
袁知府不等燕回时回答,眼中闪烁着一种寒光:“粮!魏王的大军,快断粮了!他此次倾巢而出,直扑我颍州,根本不是什么战略迂回,就是冲着颍州府库里的存粮来的!
不打下颍州,抢不到粮食,他那几万张嘴拿什么填?他的军队,根本撑不了几天!自己就会溃散!所以,他一定会回来!会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速度回来!直到打下颍州,或者彻底崩溃!”
他死死盯着燕回时那双眼睛,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燕县尉,你坚持此刻离开,必有你的缘由。但本府敢断言,绝非仅仅为了新昌!无论你有何打算,颍州,此刻真的离不开你!离了你,这城,守不住三天!”
燕回时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细微的波动。
他沉默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袁知府不再给他思考的机会,猛地挺直了腰背,仿佛要将最后一丝力气也压榨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般在死寂的战场上炸开:
“颍州军民听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今,魏逆猖獗,兵临城下!原颍州卫指挥使周将军,已壮烈殉国,朝廷新任指挥使尚未抵任!省城滇南府援兵断绝,坐视我颍州孤悬危境,值此生死存亡之秋,强寇环伺之际,为保颍州一城生灵,为全守土护民之责!”
袁知府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头:“本府以颍州知府之权柄,行战时决断之非常法!破格擢升新昌县尉燕回时,暂代颍州指挥使一职!总揽全州军务,统辖所有兵马,抵御魏逆!凡颍州境内,无论官、兵、民、壮,悉听燕指挥使号令!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雳。
“大人!万万不可啊!”一直侍立在旁的州判,惊得魂飞魄散,失声尖叫着扑上前,“知府大人!此乃僭越!僭越大罪啊!指挥使乃朝廷正五品武职,需由兵部奏请,陛下御笔钦点!您无权任命,此例一开,后患无穷!朝廷必定震怒,降下雷霆之怒!大人三思!三思啊!”
燕回时的眉头也紧紧锁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袁大人!此议过于草率,永州战事不日将毕,朝廷必有明断,新任指挥使指日可待!燕某一介县尉,岂敢越俎代庖,担此重任?此非名正言
第116章 指挥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