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寅时刚过,寒意最重。
     燕回时勒住战马,座下骏马喷着浓重的白雾,在余干县东二十里外的指定官道旁停下。
     三百骑兵紧跟着他,动作划一地驻马,除了粗重的喘息和马匹不安的刨蹄声,再无其他杂音。
     他们连夜奔袭,硬是在不到两个时辰内,跑完了本该大半日的路程,成为第一支抵达汇合点的援军。
     官道两侧是收割后荒芜的田地,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残月微光下泛着冷硬的青灰色。
     一片死寂。
     预想中本该在此接应的余干县援军,不见踪影。
     “大人,情况不对。”曹梓岳驱马靠近,眉头拧成了疙瘩,焦躁地搓着手,“余干县是东道!按常理,他们的人马该最早在此等候接应各方援军,清点辎重,通报敌情。如今鬼影子都没一个……这太反常了!”
     燕回时没说话,只微微抬手示意噤声。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官道,投向远处颍州城方向那片被沉沉夜色笼罩的天空。
     即便隔着二十余里,他似乎也能感受到那里传来的压抑。
     “静观其变。”他声音低沉,带着沙哑,“传令,原地休整一炷香。喂马,饮水,检查装备。燕祺!”
     “属下在!”一个精悍的年轻护卫立刻上前。
     “你带两个机灵的兄弟,轻装简行,摸到颍州城附近,探明围城者的底细和城防现状。记住,只看,只听,不许接战,速去速回!”
     燕回时盯着他,“我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堵在颍州城下。”
     “得令!”燕祺一抱拳,毫不拖泥带水,点了两人,三人身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下官道,迅速消失。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
     天际线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鱼肚白,却丝毫驱不散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曹梓岳像困兽般在道旁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冻硬的土坷垃上,发出咔咔的脆响。
     休整的命令虽下,但三百骑兵无人真正放松,都沉默地整理着鞍具,检查着弓弦刀鞘。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曹梓岳猛地停下,望向燕回时,“余干县近在咫尺,就算被围,也该有斥候拼死出来传递消息,或者有溃兵逃到此处!如此死寂……除非……”
     “除非围城的,本就不是什么乌合之众的流民。”
     燕回时接口,声音冷得像冰,“流民抢粮,求的是活路,不会把网收得这么死,不留一丝缝隙。能把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让近在咫尺的余干县都不敢动作,甚至可能……”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本身就有问题。这不是流民的手笔,更像是一支有组织有预谋的军队。”
     曹梓岳倒抽一口凉气:“军队?哪来的军队?附近州府……”他的话被一阵由远及近的急促马蹄声打断。
     不是燕祺,听动静人数不少。
     天光渐亮,朦胧中可见官道尽头烟尘腾起。
     一队约四百人的步兵,衣甲混杂,旗帜不一,正拖着疲惫的步伐向这边跑来。为首一人身着县尉服色,正是遂川县的县尉,他身后跟着另外三县的少量援兵。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赶路的疲惫和一种更深的惊惶。
     “燕县尉!曹校尉!”遂川县尉滚鞍下马,也顾不上行礼周全,声音带着喘息和后怕,“坏了!大事坏了!”
     “说清楚!”曹梓岳急道。
     “我们一路收拢了附近几个县的援兵,可靠近颍州的三县,他们拒不发兵!县令们都说,围困颍州的是魏王!是那个在永州拥兵数万、敢跟东陵国叫板的魏王!他的残部凶名赫赫,杀人不眨眼!他们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
     “什么?”曹梓岳如遭雷击,脸色瞬间煞白。
     “不止如此!”遂川县尉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那几个县的百姓,听闻颍州被魏王残部围困,已经拖家带口,开始大规模逃亡了!路上全是逃难的人!我们这点人顶什么用啊!”
     魏王!这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燕回时的心头。
     那个年前在永州掀起滔天巨浪,与东陵国大军硬撼数月,虽最终被重创南逃,却也让东陵付出惨痛代价的枭雄!
     就在此时,几道身影如同鬼魅般从官道旁的沟壑中跃出,正是燕祺三人。
     “大人!”
     燕祺冲到燕回时马前,单膝跪地,“查清了!围城的,确系魏王麾下精锐溃兵!人数至少有五六千之众,绝非流民!他们甲胄兵器虽残破,但阵列森严,攻城器械齐备!正用车轮战法,日夜不停猛攻颍州四门!
     城上守军已是强弩之末,疲惫不堪,属下亲眼所见,南门吊桥绞索被破坏多处,城门摇摇欲坠!若无强力援军,颍州城破,就在今日!”
     五六千!魏王残部!精锐溃兵!
     每一个词都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曹梓岳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年前颍州府库空虚,为防流民,知府咬牙也只临时招募了约三千新兵。这些新兵,饷银不足,训练最多两三个月,配发的多是陈旧的皮甲和锈蚀的刀枪,弓弩更是稀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用这样的三千乌合之众,去对抗五六千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魏王老兵?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七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依旧端坐马上的燕回时。
     七百人。
     他带来的三百新昌骑兵,加上遂川县尉带来的四县拼凑的四百步卒。这就是此刻,颍州城外,唯一能调动的援军。
     七百对五千余的百战精锐。
     力量对比悬殊得令人窒息。
     硬冲上去,无异于飞蛾扑火。
     曹梓岳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只发出无意义的嗬嗬声。
     遂川县尉和他带来的士兵们,更像是被抽掉了脊梁骨,脸上只剩下灰败。
     燕回时缓缓扫视过这一张张脸。他的目光沉静如深潭,没有一丝波澜,深吸了一口黎明前冰冷彻骨的空气,那寒意直透肺腑,却奇异地压下了心头的所有杂念。
     “敌众我寡,强攻是死路一条。”
     所有人的目光,死死钉在他脸上。
     燕回时勒转马头,面朝颍州城方向。
     天边,那抹鱼肚白终于刺破了浓重的黑暗,他抬起马鞭,指向那片被烽烟笼罩的阴影。
     “想活命,想救颍州,就收起你们

第113章 援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