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钢铁企业到货[2/2页]

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 半生伴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套全是2000立方的高炉,利用系数可以达到2.3吨每立方每天,焦比降至了290公斤每吨,实在太先进了,根本没有可比性,你们不知道这里全采用了干法除尘、高风温等技术。”
     “元方先生,不能厚此薄彼啊,我们鞍钢怎么着也得要一套吧。”
     “哈哈哈,别急吗?这样的厂子足足有7家,会有你们的呢。”
     元方先生还没说话,少山先生就先发表了看法。这时会场也轻松了起来。
     这时来自鞍钢的张助理说道:
     “这两天看这些资料,最让我佩服的是关于环保这方面的设备,按资料上的说法,通过干法熄焦回收 80% 余热、TRT 余压发电,吨钢节电 40 千瓦时、烧结烟气脱硫等技术,吨钢综合能耗降至 1.5 吨标准煤以下,污染物排放减少 70% 以上,我记的现在毛熊的吨钢能耗是2.5吨标准煤吧。”
     杜智刚接过话头说到:
     “是的,据我所知,现在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厂子有这个环境保护的意识呢,更不用说投入资金去研发相应的设备了,现在这些设备不但可以做到环保的同时还可以废物再利用,同时达到节制能耗的问题。”
     “那这个厂子的年产量怎么样啊?”
     “嗯?要是建成投产后,按设计产量全力生产的话,这一个厂子的年产量相当于毛熊二年的年产量,有两个这样的厂子就可以追平鹰酱的年产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什么?真有这么多吗?”
     杜智刚点了点头:
     “我不知道刘先生在哪得到的数据,他说我们国前期要是全力建设的话,每年没有3亿吨钢铁就会拖后腿。”
     他们是实在想象不出,每年光消耗都需要3亿吨钢,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了吧。
     这时做为东道主的周冠伍厂长开口说道:
     “那各位专家,我们现有的生产线是不是还按咱们原先设想的并入到这些新设备中去?”
     邵处长笑呵呵地摆了摆手说道:
     “哎,没有必要了,那完全就是拖累,而且怎么并?就你们现在那条生产线我也看了,连钢都生产不出来,只能炼个生铁。实在没用啊。”
     “我的意见是在旁边建设新厂区,等新厂建好以后,旧厂区就拆了吧,如果不拆也行,炼点生铁发到农村去,还有点市场。”
     原厂子的几人听到后,虽然感觉有点不舒服,可也确实是这样,不过一想这新厂还不是自己的吗,心情顿时又好了起来。
     元方先生看大家都没有别的意见了,就说道:
     “那要不就这样定了吧,咱们在旁边新建一个厂区,至于旧厂的去留问题现在先不讨论,等到新厂投产以后再做决定。”
     说完后,看了一少山先生。
     “行,我没有意见,咱们今天就定下来,你们现在就要筹备工厂的建设问题,既然刘先生连建筑材料都考虑进来了,你们就考虑怎么组织人手,勘探地形,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来,咱们年后开春就破土动工。”
     这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大声回复道:
     “保证完成任务。”
    喜欢。
  

第116章 钢铁企业到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