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光武二年,九月二十日,
暑热渐退,天气微变。
四天前,梁国各军大将合力,完成了大王店奇袭。
将至关重要的冬衣物资,留在了河间地区。
周云一如既往,选择撤退,将河间郡让了出来。
河北大战,赵军中路已经退去,西线高邑的朱雀军位置明显突出,
朱雀李保八万六千赵军,于九月十八日撤出高邑。
同日,丁肆业前锋军进驻高邑城。
至此,随着赵国河北战线全面后移,
如今赵人只掌控了范阳、渔阳、易州、幽州、中山,五郡而已。
其实,臣倒是希望周云跟臣决战。
那样赵人嫡系损失惨重,他们的政权就必然出现混乱。
臣一直都知道,周云是下大饵钓大鱼。
可臣不怕,臣有信心将他的鱼网冲破,并吃下所有鱼饵。
大王店之战后,赵帝周云眼看要被压出河北,
迫不得已,最后一击,在东线沧州围困了齐王南野。
可这一步,臣早已料到,不仅提前安排了宋军与齐军合兵一处。
梁军在石门县,已经集结了十万兵马。
不日将西进中山郡,联合丁肆业,围杀朱雀军李保。
齐宋于梁,不过尔尔。
朱雀于赵,却是根基之重。
臣笃定周云不敢换,中山郡一丢,赵军失去西线,梁军五十余万,将对赵成半包围之势。
如此情况,河北之战,臣有九成把握拿下周云。
数月前,臣让陛下整合洛阳将门之兵,分派于窦、龚、商、薛等族,
如今,请陛下即刻派遣洛阳精兵至河北。
一则,防止赵帝周云狗急跳墙,万一血战,梁军有备,方能无患。
二则,六镇之地,两王竟然也敢想?
届时赵军退去,臣携大胜之威,以绝对军力,只需书信两份,封赏两王麾下之将。
便能兵不血刃,化解河北节度使之患,诛杀丁肆业、南野,
齐魏皆亡,宋独木难支,不成气候也……】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
洛阳,乾政殿。
梁帝萧汉龙袍金服,手持火漆八百里加急书信,疯狂狞笑。
得中原而夺河北!进而积蓄甲兵,一统天下。
两年不到,他从一个南阳势力下的边缘九王爷,
摇身一变,即将击败赵帝,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皇帝。
此时此刻,他如何能不兴奋?
乾政殿里,雕龙大柱,巍峨耸立。
透着人影的御窑金砖上,数百文武大臣,皆是噤若寒蝉,在梁帝之威下,瑟瑟发抖。
随着前线进军越来越顺利,梁国皇帝的威势,也一天大过一天。
虽然梁帝萧汉目前只有中原十七郡,跟即将到来的河北之地。
但中原早在周云时期,就大治过一次,后圣武皇帝又开发了数年。
如今的中原,早已不是圣昌时期的中原。
其赋税、粮食、制造业、商业……等等,比之当年大楚全国,还要多上一两成。
一个王朝强不强,当朝的统治者其实很清楚。
梁国吸取楚赵之精髓,于大乱之中重建,必然恢宏无比。
若是以这种力量,统一全国,那将成为前所未有,旷古烁今的强大王朝。
届时,梁国出漠北,攻西域,文治武功,千古一帝。
帝都洛阳,皇城之中,
有商师成、萧家文臣等一批能臣干吏,
早朝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无非就是冬衣进展缓慢,也许只能供给一部分。
民夫徭役,损失不小,冬天之前,尽可能遣散一批。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跟大都督和赵帝在河北的龙争虎斗,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龙台之上,萧汉听了很多商师成的建议,最终口含天宪道,
“左丞相乃百官之首,些许事情,自可定夺。”
“萧启鸿,你乃梁国宿将。朕命你携伏牛山、历山六万兵马,出孟津渡,支援丞相,确保河北万无一失。”
援兵。竟然还有援兵?!
梁国皇帝的话,让不少文武百官吃惊之余,还对右丞相杨重楼感到恐惧。
现在天下,进入了精兵时代。
这六万援军,必然不可能是仓促成军,
也就是说梁国刚拿下齐帝黄九,就开始准备兵马了。
那如此看来,杨重楼是什么时候开始谋划各地域战争的?
也许是赵帝攻河北,也许黄九之乱,也许是更早的时候,
甚至圣武皇帝还在,此子便有了夺取天下之心。
果然,能在河北跟军神过招,
大都督不是泛泛之辈也!
“铛铛铛……”
鸣钟之音,就像是命令。
乾政殿出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群臣如潮水退去。
百官想走,萧汉更想走,没人愿意加班,就算是皇帝也一样。
四个黄门,举着皇帝仪仗,前方开道。
六名武太监,单膝跪地,等待皇帝踏上龙辇。
十六个宫娥莺莺燕燕,她们尽可能展现体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得皇帝临幸,就可飞上枝头当凤凰。
六十四个皇宫随从,带着皇帝可能的用品,匍匐在乾政殿长廊。
忽然,御窑金砖上的龙靴,在上龙辇的前一刻停了下来。
远方,一个文臣似乎在和老太
第832章 梁国御马特勒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