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在清河郡的胜利,是中原民族,这几十年来,最扬眉吐气的一次。
因为无论赵军如何骁勇,他们的胜利,始终是以北疆人为主体。
自辽河之战后,中原地区的军事疲软,已经三十几年了。
尽管圣武皇帝一度兵威赫赫,但他的兵马,不也是关外北人为主。
说白了,还是建安军的势力。
梁军在五龙山战败赵军,这是中原儿郎的实力。
它标志着中原地区的野战能力,全面复苏。
同时,虎卫军、虎豹军、梁帝六军,这些威风凛凛的部队,也随着中原的商贾,声名远扬。
河南徒门渡的船工,在麻袋堆上,一边吃饭,一边津津乐道。
丹阳郡的运河码头,行商的中原人,结算着船费,说着中原英雄的事迹。
偏安一隅的楚国,不管上层如何压制,
门阀士族,多多少少已经知晓了河北的事情。
长沙郡。
洞庭湖。
悬山飞鸟,单骑瘦马。
湖畔青烟绕青山,浅水碧波,游骑过。
欧江村下,一员身材魁梧,须发茂密的老者,缓缓策马,来到了水田边。
远方,身高八尺的憨厚中年,正在教导十几个农家孩子如何耕种。
“你们啊,一定要记住,精耕细作。”
“还得记载水纹日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能形成一门学问。”
“武牙子,叫你爹交铜板来,天天来咱这里蹭吃?又不听农学,浪费米粮。”
武牙子是个机灵的小鬼,七八岁的娃,一身黝黑,吃百家饭长大。
他爹是个痨病鬼,哪有铜板给他?
田埂上,武牙子对着这个大善人,做了鬼脸,“呃,不给你。”
“咱以后给你家耕田,抵扣这些吃食的钱。”
“你不会农耕,替咱耕什么田?”八尺汉子,憨厚的笑道。
“那我给你看家护院,咱将来肯定是个沙场骁将,你还赚了,哈哈哈!”
水田里,武牙子的话,惹得一群孩子讥讽。
在他们看来,武牙子就是破坏分子,不好好学耕田,就知道偷吃。
田地不远处,是几十个身形健壮的大汉,
他们身覆布衣,脚步沉稳,正在干田家农活。
某一刻,一个脸相精悍的武者,用刀刮掉了脚上的水蛭,那鲜血直流的模样,若不是习惯了,看着都怕。
狗日的,九月份了,泥地里都还有水蛭?
武者眼里闪过一丝不耐,正想要说些什么时,
发现田埂上,来了一位熟悉的大将。
“独哥,去禀报太上皇,夏……夏侯将军来了。”
一匹老马,一员老将。
高大巨硕的夏侯仁,笑容满面的走马而来。
田埂大树下,一个娇美的身影,看见夏侯仁到来后,赶紧带着丫鬟,迎了出来。
“大伯,您去哪了?瑶儿几日不见,甚为想念。”
“没什么,去长沙军营,见了崔相一面。河北打的挺乱的。”
河北?!
一听到河北二字,夏侯瑶知道,大伯又在敲打她。
可即使心里一万个不高兴,她还是行礼做福,到大树下准备午食去了。
“嘿嘿……夏侯将军来了。怎么样?孤这种田水平还在吧。”
欧江村田地,各处细节都很不错,显然是行家在倒腾。
田埂上,夏侯仁慢慢的换衣裳,随后脱下靴子,一溜的下到了田里。
“陛下善农桑,这早就是满朝皆知的事。区区江南水田,焉能
第822章 夏侯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