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3章 五龙山后的棚营[1/2页]

楚兵 一代神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暑热的天气干活,得打早就来。
     这一点,北疆雁门郡几十年的老农户,李景山就很有经验。
     他是太师府的!
     没错,就是李氏所在的那个雁门郡太师府,
     他甚至曾经拿过刀,要在那一天袭击李家堡的李娘子。
     遗憾的是,那天也赶的挺早,可惜没赶到,李大奎兄弟夜里就被牛魔跟黑蟒收拾了。
     其实李景山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李大奎有皇帝不效忠,还特么想当乱臣贼子呢?
     这要是他们千佛岭李家庄,有李娘子、周云这一支,
     那如今至少也得跟马桐一样了吧,家里出个封疆大吏啊。
     人比人气死人,搞得他李景山,现在还是个民夫队官。
     天色刚能看见的时候,他们就出背木头打桩了。
     昨日傍晚,来了五十车腾牌,这些都是标准化生产的,
     长一丈(2.37米),宽半丈。一车一百块,五千块藤牌,卸车都能累倒几个壮汉。
     李景山这些徭役,现在要把棚子的躯干立好,
     随后将这些藤牌,全部用扎带捆紧。
     如此,一个简易宽大,而又实用的遮阳棚就出现了。
     老实说,这鬼天气,没地方遮阴,牛马畜生都快活不了了,更别说人。
     这些藤牌确实厉害,大小一致,对接的位置还有卡口,盖顶的速度是传统做法效率的几倍。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标准是量化的开始。
     就是有些新手,不会搭底下的棚子,
     斜支撑一定要做好,不然一口风过来,棚子倒了就麻烦了。
     倒不是这玩意能砸死人,而是中午时分,想要大伙出来维修棚子,那比拜佛还难,工钱翻倍都不干。
     前几日,叫谁都不来,最后只有李景山和小儿子自己干。
     此刻,李老农对于斜支撑和底座,抓得很严格,
     凉爽的时候,多干点活无所谓。
     等会到巳时(10点左右),阴地一躲,傍晚他们这些苦力才会出来。
     小儿子十五岁了,生的俊俏,却是文不成武不就。
     偏偏还爱惹事端,大奇关庙会,结识了关家女,对方死乞白赖的要嫁给他。
     关家女?
     沃野镇关家,那他们家也敢想吗?
     可偏偏这小子,还翘上了,中意那日陪同而来的许家女,
     许家女又不中意他,且此女早就许了人家,乃是焦氏子弟焦无功。
     可特么最让李景山一头雾水的事情,就是焦无功在讲武堂,青睐的是关家女。
     “陛下,你说这……这搞的什么事?”
     “现在的年轻人,没了北狄人的刀子,就喜欢乱扯。”
     夜空的星辰还没有散去,
     寅时(4点左右)的微风,带着一夜的凉气。
     五龙山后方,卫河小营地。
     赵帝周云跟兵司刘庶来的很早,甚至比这些民夫徭役还早。
     因为他们是看见海量藤牌的时候,才开始忙碌,
     而周云和刘庶,从此物在易州生产出来,到运抵清河郡前线,全程都在紧密关注。
     这是第一批,后面还有海量的物资。
     快速的遮阳棚,在大暑节气,就是最好的战略物资。
     “可不是嘛!”李景山这个人刘庶认识,
     尖嘴猴腮的兵司主簿,打趣的嬉笑道,
     “你还没看见平城踏青呢?那才是世家少年子弟,互相牵线,表达爱慕的时候。”
     这些年打仗,李太师在楼烦关外的田庄子,
     因为周云这个同门师兄的关系,作战十分勇猛。
     在这些人眼里,给同门打仗嘛,还能亏了他们?
     如今,这些人渐渐聚集在了周康之子周伯的名下,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刘庶跟李景山牢骚着这些少男少女的事,
     可他们全然没有注意到,赵帝周云的眼里,闪过了一丝精光。
     平城踏青!?
     周云离开平城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他怎么不知道兴起了这个活动。
     还是说,各方细作觉得这个事情太小,疏忽了?<

第813章 五龙山后的棚营[1/2页]